APP下载

谈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1-12-29孔祥臣

成才之路 2011年17期

  音乐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精神食粮。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向,它不仅教学生学习唱歌、欣赏,它还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真正的人生观和远大理想。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趣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现真理会感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可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对培养学生音乐的综合素质,健全审美心理,对学生的音乐素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下面是我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激发兴趣
  黑格尔说:“音乐是情感艺术。”只有重视情感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孩子们的感情是丰富的,容易把对老师的情感转移到学科上。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胜过好的教育方法。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授者,一个老师的美好形象,不仅能使学生产生信任感,具有向心力,具有感召力,还会通过教师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使学生受到美的影响和熏陶。所以,作为一名优秀教师不仅要加强自身的音乐修养、提高专业素质、具备扎实专业的能力和教学水平。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需要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兴趣。去钻研、去品味、去鉴赏,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
  心与心靠近:教态亲切,面带微笑——具有亲和力;
  语言艺术:语言幽默、风趣,恰到好处——具有感染力;
  行为举止:潇洒、端庄、活泼而不失态——具有吸引力;
  精神面貌:精神焕发、激情饱满——具有激发力。
  从多方面点燃学生情感火花,学生对老师尊敬而又欣赏,为音乐教学创造一个美化情境,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注重参与,体验成功,激发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他们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条件。”让每个学生在音乐学习上体会成功,享受快乐,是每个教师应关注的焦点和努力的方向。
  英国心理学家柏西·布克说:“你现在首要的紧急任务就是创造一个吸引力。”开放性的教学环节,具有这种吸引力。我在音乐课前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参与、表演展示自我梦想的小小舞台。“精彩十分”安排在课前。由学生自己准备、主持、策划、导演、表演、点评。内容自己提炼,丰富多彩。这小小的舞台发挥了巨大作用,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发展了学生各自的专长。有擅长主持的、有擅长表演的、有擅长创编的……学生的潜力是无限量的,“精彩十分”这是有效教育,使学生人人参与,进而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享受音乐。
  三、用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音乐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多媒体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教学有道,育人有法。音乐课中运用了多媒体,使教学集图、文、声、像多形态为一体。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使零乱的知识条理化。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魅力,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感染作用:歌曲《美丽的大草原》内容通过多媒体再现情景后,使学生情感受到感染而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感召作用:《保卫黄河》,放映演唱录像,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英勇机智地打游击战的画面,中国人民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感召着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受到爱国教育。
  感悟作用:音乐欣赏教学是抽象的。是教学难点,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变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把主旋律和弦以及打击乐每个部分分割来进行形象地欣赏和了解。借助多媒体辅助欣赏教学,听之心旷神怡、观之赏心悦目、想之回味无穷。
  总之,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音乐教学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说明、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枯燥变形象,图、文、音、视听栩栩如生。这种立体交叉,大容量、多样化媒体信息,能激发兴趣、拓宽视野、激活思维,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赞可夫说“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兴趣是培养人奋斗目标的潜在动力,只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促使人产生学习、探究的欲望。作为音乐教师,只有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导他们走向音乐的圣殿。
   (虎林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