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我们的孩子动起来

2011-12-29林建荣

成才之路 2011年17期

  批改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可是,当老师把批改过的作文发下去时,有些学生只看老师的评语及成绩,对于在文章中所做的具体修改置之不理,这样,就达不到批改作文的目的。其实,让孩子们动起来,参加到作文评改中来,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改中呢?
  一、积极引导,激发修改兴趣
  首先,让学生知道,良好的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让人终身受用。同时,向学生讲述“文章不厌千回改”的道理,激发其兴趣,使学生乐于修改。
  例如,在上五年级上册的《桂花雨》一文时,就给学生很好的教育效果。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课堂上,我让学生品味这两句时,我让学生好好去读句子,让他们品评能否有更好的字来代替句中的“浸”字。学生非常活跃,他们会用不同的字来代替“浸”字,如“泡”“漫”……接着我向学生介绍作者也是经过反复推敲,数次修改,才用上这个“浸”字。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懂得写后反复修改,能使文章更美,更有神韵,从而提高对修改作文的认识。
  二、示范修改,总结修改方法
  学期初,教师在第一次批改学生习作后,选择一两篇优缺点具有代表意义和有可改性、启发性的习作,全班集体修改。改时要学生弄清每一组语句怎样修改,知道“原来怎么写——现在怎么改——为什么要这样改”。紧接着出示病文与改后的作文对照,让学生加深认识,让学生学会修改作文的方法。
  如我班同学就总结了这样的修改方法:
  (1)读。轻声朗读,及时修改文章中的错别字、标点符号。
  (2)想。对照题目边读边想,从中找出自己在遣词造句、构段谋篇等方面的错误。想一想,应该怎样修改。
  (3)改。针对发现的问题,对习作进行修改,或增补、或调换、或删去。弄明白为什么要这样改。
  (4)评。互相修改作文后,写一写文章好在哪里,哪些wswuwSlePjt7R145O7fs2GjWl71RiMHEMN28VUZKwIM=不足?你读后有什么感受?你想对文章的作者说些什么?
  三、大胆放手,独立自改作文
  叶圣陶先生曾说:“批改固教者之要务,然进一步想,必使学生能自改其文,或文成而竟不须改,乃有济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作文批改的深层次要求,是学生自改。当然,每次自改作文前,教师要结合本次作文训练的要求,指导学生把握修改重点,提出具体修改要求。学生在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后,让他们自改作文。这样有两点好处:
  (1)能培养良好的习惯。学生通过“读、想、改”,能发现错字、漏句、语句不通等问题并及时改正,这样可养成自我检查改正、做事一丝不苟的好习惯。
  (2)能提高写作能力。学生自改作文需要通读全文,认真思考,能认识到自己的作文存在的优缺点,便于发扬优点,弥补不足,不断提高。
  四、小组合作,自主交叉评改
  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当然,自主评改并非放任自由,合作评改也不能留于形式。组建合作评改小组时,应当尽量保证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相互取长补短。将学生按作文能力优、良、中、差搭配编成四人小组,以便以优带差,互相促进,构成战斗集体。小组之间是平等的竞争伙伴,各小组在个体评改的基础上,群体评改组内各人的习作。对于评改快而好的小组及时激励,将小组的成功和组中的每一成员参与评改的状态联系。如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让兴趣带动自主评改,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当然,学生的习作要求只能从低到高,逐步引导,多鼓励、多赞赏,让学生相信自己,看到自己的成绩。因此,小组交叉批改后,让同学之间互相写一写感受,说一说鼓励性语言。
  如教完五年级上册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通过一两件事写一写父母对自己的爱。习作完成,交叉批改后,“小老师”们就写出了非常精彩的话语:“我被你爸爸对你的爱深深打动了,真羡慕你有这样一个好爸爸。”“你已经能通过一两件事表达出妈妈对你的爱,真是帅呆了。”“老师夸奖你作文进步大,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你真是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每个学生都渴望获得同学的好评,于是就会更加认真地写作文,努力改掉作文中的缺点。有了浓厚的兴趣,经常练习,我想作文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的。
  五、指导评赏,激发成就动机
  小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不是很强,教师的评改也是相当重要的。在学生进行自改、互改之后,教师把作文收上来再次进行评估。老师不但要看习作的原文,还要看学生对原文的批改,对习作作者和修改者都要恰当评估,给予双方都记上成绩。这样做,既保证了教师对全班作文和批改情况的了解,指导起来就得心应手,也为以后讲评准备了材料,还能对学生全体修改作文起了有力督促作用。在进行全班评议时,开设“病文康复中心”,把本次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成几点,写在黑板上,并把学生习作中需要修改的地方用符号画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参照同学、老师的修改意见,逐条逐项地检查自己的作文。最后,工整地抄写。对于优秀习作,粘贴在学习园地上供全班欣赏。
  总之,只要教师让学生多加训练,学生就能在写写改改、改改写写中反复思考原来的认识,修正习作中的不足,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作文,真正获得作文能力的提高。
  (永泰县城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