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化心理健康课堂教学需要想象

2011-12-29于庆民

成才之路 2011年17期

  摘要:诗意化心理健康教学要求课堂话题轻松活泼,师生配合默契,在轻松祥和的氛围中迸发灵感的火花,在其乐融融的课堂上理解知识,并加以拓展延伸。想象让教师给学生机会,让学生给教师惊喜;想象让教师给学生舞台,让学生创造奇迹。想象能够让师生互动,让课堂浸润爱意,让教学赏心悦目,让学生激情燃烧。
  关键词:诗意化;心理健康;想象
  
  信息时代,追求急功近利,人们享受着物质文明,对物质需求的欲望越来越大,人们的精神层面面临新的挑战。新挑战呼唤生活中诗意的回归,新形式下的心理健康教学渴望诗意,追寻着诗意。心理健康教学需要诗意,目前的心理健康教学过分强调了理论说教,导致教学内容没有吸引力,学生课堂上缺乏注意力,教师教学没有动力。教育的人文价值和精神内涵却被消解异化,使充满人性之美,富有情性之趣的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知识之学。中国是一个有千年“诗教”历程的国度,应该让塑造学生健康心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诗意化,在科学和人文之间寻求平衡,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寻求归路。创设审美意境需要诗意,心理健康教学强调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突出创设充满诗情画意的审美意境,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展的美的熏陶、美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因此,诗意人生与诗化语言及环境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感受和体悟的主体,教与学就是在对人生的诗意感悟和对内容的诗化语言及环境的体味中,得到情感的共鸣、感应与升华。大学生的天性需要诗意,青年学生天性充满幻想,追求诗意生活。如果让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勾勒出一个又一个奇异精彩的诗意画面,闪烁着充满生命的活力,弥漫着诗意的光辉,学生就会在充满诗意的世界中学习。这样的教学效果会使学生领悟更深,理解更透彻。诗意教学激励教师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多数是上合班课,上课时很费力。有些心理健康教师为了少费点唇舌,把教材内容缩减为“快餐读物”,利用多媒体把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示一遍,如同看电影或电视。教师没费力,学生未动脑,结果把精神追求异化成官能享受,学生还是不知究竟学了什么。诗意化心理健康教学要求教师内心涌动着精神的诉求和理想追求的激情,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育智慧,远大的职业境界,这样,才能师生共同“诗意地栖居”在心理健康这片土地上。
  要让学生在诗意化的心理健康教学课堂中享受快乐,需要心理健康教学课堂生动活泼,不拘一格。诗意化心理健康教学要求教师态度亲切,表情随意,言语幽默;诗意化心理健康教学要求课堂话题轻松活泼,师生配合默契,在轻松祥和的氛围中迸发灵感的火花,在其乐融融的课堂上理解知识,并加以拓展延伸。
  一、想象让课堂浸润爱意
  诗原于爱,诗人只有对描写对象充满深深的爱,才能让动人的诗句流淌于笔端。要想让心理健康教学充满诗意,首先让心理健康教学课堂浸润在醇浓的“爱意”里。在浸润着醇浓“爱意”的课堂里,教师授课会游刃有余,学生学习会自由自在;教师会更多地关注学生,包容学生的大胆直言,让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答;在浸润着醇浓“爱意”的课堂里,大胆直言的学生会得到教师的赏识,教师赏识学生能诱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心智开启。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舍得多用表扬的语言评价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尊重学生的见解,不强求、不压抑,充满期待,引导启发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答。
  例如,在讲“正确应对挫折”这一章时,以“矛盾”为题让学生演讲,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谈这个话题。首先,引导学生从矛盾无处不在这个角度谈:世界本身是充满矛盾的世界,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就像日出日落不可更改,就像江水东流不可逆转,就像血液循环和脉搏跳动不可停止。人们喜爱阳春的温暖,但又厌烦春天的尘沙;人们喜爱盛夏的葱绿,但又惧怕酷烈的骄阳;人们喜爱金秋的丰硕,但又惧怕秋天的悲凉;人民喜爱冬的瑞雪,但又躲避冬的寒冷。生活就是这样,时刻充满着矛盾,旧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诞生。矛盾的解决是相对的,矛盾的存在是绝对的。其次,引导学生从矛盾是动力这个角度出发讲:自然界中,风是矛盾的创造者,它惹恼春江,春江弹起琴弦,何等动听!它惹恼大海,大海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是何等壮观!战争与和平是一对矛盾,这个矛盾推动了军事科技的发展。平安和磨难是对矛盾,这个矛盾让人们在同磨难的斗争中练硬搏击风云的翅膀。富裕和贫穷是对矛盾,这个矛盾让人们奋发图强,苦心练志,永攀高峰。可见,矛盾是动力,它造就了成功者。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浸润在醇浓的“诗意”里,使学生激情勃发,思路大开,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互动,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想象让教学赏心悦目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DojIOWDKyMixRLZFz40DTZ6JHjjaiMp7AJxsp13nRPI=有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中忽然发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也只有那种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在字里行间“悟读”出独特感受的课堂才是诗意的课堂。心理健康课堂教学,也应该是赏心悦目的课堂教学,而想象会让课堂教学赏心悦目。
  例如,讲“培养学习能力”这一章时,以“埋头与抬头”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联想到种子发芽,只有埋头,才能出头;联想到动物,埋头如牛,抬头如鹿,平时只有像牛那样埋头苦干,才能有机会如鹿抬头那样美丽潇洒。所以,埋头是酝酿,是积累,抬头是成功,是迸发,是飞跃。在讲“提升交往能力”这一章时,以“我和我们”为话题引导学生:“我”是个体,“我们”是整体,没有无数个“我”就不存在“我们”这个整体;“我”脱离了“我们”就会势孤力单。教育学生学会交往和合作。教师放权给学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示自我。有了展示,就有了挑战;有了挑战,就激活了课堂,个性得到了张扬,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所以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效果自然就很好。教师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会还您一个惊喜;教师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将创造一个奇迹。
  三、想象让学生激情燃烧
  诗意化心理健康课堂教学重在情感的抒发,想象让学生激情燃烧,敞开心扉与文本对话,与同学对话,与教师对话,这样在交互中丰富和完善自我。
  例如,讲“规范生活方式”时,以“瞬间”为题,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有的学生说:瞬间创造美丽,如礼花绽放;瞬间创造辉煌,如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瞬间创造成功,如卫星上天,火箭发射;瞬间制造灾难,如侵略者的大炮瞬间使活人变成死尸;瞬间创造高尚,如刘胡兰舍生取义;瞬间制造邪恶,如见到金钱,损公肥私。有的学生说:瞬间是火花一闪,瞬间是夕阳落山前的微笑,瞬间是清晨海上日出,瞬间是雨后天空的彩虹,瞬间是鲜花的抽蕊喷香。作为青年学生应该把握每一个瞬间,让瞬间制造成功,为人类造福。瞬间是珍贵的,无数个瞬间组成时间,我们应该珍惜时间。有的学生说:瞬间的举动往往是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无数个默默无闻的瞬间酝酿着某一个精彩的瞬间。
  诗意化心理健康课堂其实就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但诗意化课堂的构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达成,要求老师们必须精心地备课,深挖教材旨趣,并具有较强的业务修养。只有这样,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马延军.创新高职语文余人方略[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
  [2]潘虹,马延军.心理健康创新教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辽宁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