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的社会
2011-12-29李黎红
成才之路 2011年17期
摘要:“今日的学生,就是明日的公民”,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缺失民主意识,我们更有必要把民主意识教育提上日程。在教学中采用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进行课堂模拟,让学生了解提高民主意识、了解民主内涵,开展岗位设置,进行民主参与。
关键词:社会性;民主意识
下课了,一个小学生的一句天真的问话“老师,我也有发言权吗?”还久久萦绕在我的耳边。这是我在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堂上经历的一件事。当时我在讲授第二单元“我们的民主生活”时,让同学们共同讨论一件事:本学期,我们五一班要开展争当文明班集体活动,大家想想应该怎么办?我等待了片刻,没有同学举手,叫了一名学习好的同学,他说:“这件事应该听班主任的。”我又随机叫了一名同学,结果他说:“老师,我也有发言权吗?我又不是班长。”教室里非常安静,同学们谁也不发表意见,看来他们在社会性发展方面还没有点滴的意识,更不要说民主意识的培养了。陶行知先生说过“今日的学生,就是明日的公民”,尤其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更有必要把民主意识教育提上日程。此刻我认识到应该改变偏重知识的学习讲授,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民主参与意识的重要性
我从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例设置了一个情境:假设元旦联欢会,老师武断地只安排某几个人表演,怎么办?没想到,我的话音刚落,他们就吵了起来,“那不行,我们都准备好节目了。”“班长,你去给老师商量商量呗。”“我不去,一个人说话他也不听呀。”这时,我又趁机提出:“我们都认为老师的安排不合适,怎么办?”接下来,我组织他们分组讨论,只见讨论活动异常激烈,每个人都争先恐后地谈自己的想法,小组长汇总了意见。这时,我请同学们回忆刚才讨论的过程,总结出解决这件事的方法:(1)每个人都谈自己的看法;(2)比较每个人的意见,选出一个好方法;(3)推选一位代表和班主任谈。我表扬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我就问:“为什么大家对这件事这么敏感,这么积极?”许多同学说:“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肯定:“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人,生活在社会上、班级中、家庭里,遇到任何事情都应该有发言参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意识,这就是民主参与。”学生们生动地理解了民主生活的内涵。
二、进行课堂模拟,了解民主生活
社会生活中的民主生活很多,如村委会的选举、人民代表大会、听证会等。但鉴于同学们生活阅历很浅,生活交际范围很窄,对民主生活的内容根本不了解。我就从网络上下载了关于人民代表大会水费上涨的听证会视频,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学生形象地了解到人民代表大会就是从人民中选举代表,代表人民向国家提出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为国家在把脉治疗呀,同学们精神很振奋。而水费听证会,也是政府和人民代表面对面交流、探讨,征求人民的意见,只有大多数人同意才能通过涨价方案。只有感性的认识还不够,最好通过亲身体验更能加深认识。因此根据本班同学90%家庭在附近农村,我在课堂上安排了一次“定和村村委会选举大会”,黑板上写上“定和村村委会选举大会”会标,挑选3名候选的同学,挑选3名工作人员唱票、监票,模拟选举开始了,“村长、村支书”候选人开始宣读参加候选的设想,“村民”们认真听,就不清楚的地方询问,然后我让每位同学写出自己庄重的一票投在了纸箱内,3名工作人员当着全体“村民”的面唱票,统计出选举的最后结果。村长、村支书就产生了。原来枯燥难懂的民主选举就理解了。通过参与,同学们了解到了国家民主管理的方法,认识到民主管理的重要性。理解公平、公正、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培养了现代民主意识。
三、开展岗位设置,进行民主参与
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是班级,因此通过班级生活最能培养民主意识,提高民主参与的能力。我布置学生的课后作业为挑选一个自己认为能胜任的工作岗位,如班级图书管理员、卫生委员、晨诵抄写员、午读读书笔记委员、路队长、考勤员等,针对这些岗位,进行观察,查找存在的问题,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写出来,再出一个解决问题的金点子。一些同学发现了路队管理、图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方法,而且这些建议得到了班主任的采纳,班级管理工作比以前更加井然有序。从班级的变化中学生也尝到了民主参与的甜头,增强了现代民主意识,懂得了在社会生活中要有规则、民主意识,提高了小公民的素养。
通过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往往是深刻的、有效的,当学生走出了学校后,他们会自觉地做坚定的民主卫士,未来的国家政治会更民主。民主意识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我们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肩负神圣的社会使命,为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提供合适的土壤。
(焦作市龙源湖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