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职学校“半工半读”教育培养模式的探讨
2011-12-29陈燕菲
成才之路 2011年17期
摘要:“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中职学校培养学生良好职业道德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培养模式。本文以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践为例,对“酒店管理专业”试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
自2001年起,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凭着它的优点,已率先在广东省部分地区的中职学校开展起来。如2006年广东省81所中职学校招收超过2万名学生参加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的学习,每年为家庭经济困难的中职生解决学习、生活费用超1亿元以上。我校也大力响应国家与教育部的号召,于2006年开展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办学模式。下面,我将浅谈一下我校半工半读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
一、实行“半工半读”模式的基本情况和初步成果
我校从2006年春开始正式对外招生,在开办期间,我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贯彻国务院、教育部的有关方针政策,大力推行半工半读教育教学模式,凭借该模式迅速扩大我校办学规模,进而探索和开拓一条科学的、有特色的半工半读模式道路。2006年2月份,全校共招收了100多个半工半读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分别与湛江市银海酒店、镇海酒店和广州市燕岭大厦合作。此后两年,我校招收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人数累增,实习合作酒店也囊括了皇冠假日酒店。
通过工学结合,学生们理解了“学习”是为“工作”打基础,“工作”是为“学习”提供保障,理解了社会对人才标准的要求,对吃苦忍耐、纪律和责任有深刻的理解,也体会到了父母的钱财来之不易,更懂得奋斗的重要以及感恩和报恩的必要。学生家长深深感受到子女在校的变化和进步。学生返校后不但不会人心涣散,反而更加珍惜在校的学习时光。
二、实行“半工半读”模式的主要措施
目前,我校酒店管理专业所开展的半工半读模式的特点是学生入学时先缴交一学期的学费,三年中学习和工作的时间约各占一半并交替进行。学生在半工半读期间所获取的劳动报酬一部分抵交学费,剩余部分则发回给学生作为生活津贴,以此完成学业。具体主要措施如下:
1. 制订相适应的教学进程计划和教学计划
针对半工半读模式制订出在校三年的教学进程计划,确定具体在校学习时间和去酒店工学结合的时间,并在学生入学时就向学生和家长公布。根据酒店用工的特点和学校教育教学的要求,工与学的时段安排不宜太短,但也不能太长。目前有些学校的做法是:三年中,学生一进校就连续一年或一年半在酒店勤工俭学、生产训练,这样会使学生没有归属感。再加上学生的年龄特点,使他们在酒店的实习中很难坚持太长的时间。这样一来,学生流失率会非常之大。针对以上情况,我校将工与学的时间段以4~6个月作为标准,而且新生入学时,必须先在校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教育。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工作安排和安全生产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2.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要适应“半工半读”模式的需要,培养动手能力强,酒店需要的技能性人才,就必须首先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此,我校从招聘教师程序中就严格把关,优先录用有专业理论知识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3. 做好勤工俭学、实习一系列的培训、动员工作
培训、动员工作是工学结合的前期基础工作。俗话说没有扎实的地基就盖不成高楼大厦。基础打好了,后期工作将事半功倍。所以,这就需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动员。从新生入学开始,就灌输工学结合的理念,到企业顶岗实习实际上是一种职业体验,使学生具备职业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包括心理素质、技能素质等,同时培养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
4. 重视勤工俭学、实习阶段的考核和总结
(1)实习阶段,带队教师定期指导和审阅学生的感想总结,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予以回答和帮助。对于发现有心理误区的学生,及时联系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给予其进一步的指导和关心。
(2)每个实习阶段结束后,学生必须对该阶段的工作和学习做一个全面的总结,通过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和成熟,找出自我优点和缺点,并在下一个实习阶段改进。
(3)每个实习阶段结束前后,统一召开实习总结暨表彰大会,评选出优秀实习生,树立模范榜样。
5. 构建适合“半工半读”模式的实习基地网络
实施工学结合的基本前提就是要有一批具有适应社会发展、运作规范、管理科学且乐意与学校合作的企业群体。因此,联系“半工半读”实习基地是最为关键的环节。
三、“半工半读”模式面临的困难
我校的工学结合虽然逐步走上了正轨,但工学结合涉及的环节复杂,尚面临许多困难。
(1)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有法律做后盾,而我国工学结合的推广完全是依靠学校的能力在实行,企业没有接受学生实习的义务。所以学校在推广工学结合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深感压力很大。
(2)学校的教育周期与企业的生产周期不同步,这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带来了客观上的困难。
总之,“半工半读”使贫寒子弟不再为钱发愁,解决了入学难的问题。自己实习挣学费,有利于学生成长。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学生所学即所用,加快了成才速度。而通过社会实践,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自立自强、吃苦、守纪律、不懈奋斗等信念。中职学校在服务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也加快了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劲松.半工半读教育制度的合理内核与改革实施[J].青年论坛,2008(5).
[2]聂建武.半工半读是培养技能人才有效的职教模式[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7).
[3]陈欣.中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的理性思考[J].职教论坛,2007(6).
(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