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数学课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对策
2011-12-29李建华
成才之路 2011年17期
我认为通过几年新课程改革的实行,新课改确实给基础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推行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不少。
一、存在的问题
课改的核心在课堂,课改暴露问题最多的也在课堂。在教改的氛围下,教师都已经有意识地把新课程引入课堂,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部分课堂上存在两类问题,一是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改变;二是全盘否定老教法,浮离教学实际,花架太多。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备课不充分问题;(2)教学过于追求情境化;(3)教师的主导性发挥不充分;(4)教学只求“热闹”;(5)教师对课堂的驾驭问题。
二、初中课改的基本对策
1. 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新理念
通过学习要充分认识自己在数学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播者,而且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按“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给学生留下发展的空间,相信学生,相信他们的创造力,把课堂的空间交给学生,把课堂上的时间还给学生。
2. 加强教研
教研是新课改的根本出路,尤其是多开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灵活、方便的校本教研既节约时间、经费,又能达到不错的效果。将“四个一”的新课程教学管理办法(即教师每周至少做一次教后记录、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向备课组提供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每学期至少上一节研讨课)作为一个制度扎实有效地开展下去。
3. 加强义务学习
新课程强调学科教学内容要具有开放性、交叉性、整合性、综合性,教师传统的专业知识储备已经不能满足实施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必须加强自学自研,不断“充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加强自学自研作为职业发展的需要来对待。
4. 狠抓课堂管理,构造高效率的课堂
主要抓三点:(1)课堂的空间管理。教学环境要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有利于教师关注全体学生。(2)课堂的时间管理。要求教师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从完成课时任务为中心转向设计合作教学环境为中心。(3)课堂的行为管理。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思维品质的培养,防止课堂上出现“活”而无序、“活”而无效的现象。
5. 自我反思,提高数学教学反思能力
有效方法是撰写、分析数学教学反思。例如,数学教师可以反思下列问题:这节课是否如我希望的?上课时改变了计划中的哪些内容,为什么改变?是否有另外的教学活动或教学方法更成功,为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思,教师就可以判断自己是否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统一)。
6. 使用教材要合理
教师在教学中,不当教材的复印者,不把教材当做圣经念。要结合本地实际活用教材。(1)要对教材取舍重组。(2)要重视课题学习。课题学习是教材的延伸和拓展,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发展学生能力的捷径。(3)要在生活中体验教材。可以把热点话题编进教材。
以上仅是我个人对前一阶段教改活动中暴露的问题和应对对策的观点的总结,但教改的优势和它的强大生命力毋庸置疑。“时间能证明一切”“困难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行”。只要我们不断更新观念、改变思想,探索新型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的思维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的课程改革一定会取得成功,我们的基础教育事业必将取得进步!
(赤城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