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丫头玩相机超棒
2011-12-29jolie
好日子 2011年3期
只要随心随性,收藏并不需要太多条件。比如这50多台相机,一共才花了几万元。我不要进行能力之外的收藏,更不要花大钱收藏那些华而不实的纪念款,除非它真正物有所值!
第一台相机是宝利来
没人会想到,我第一次买相机只是为了能“偷懒”。
2006年的夏天,杭州摄影家协会准备举办一次花图摄影比赛,我和好友跃跃欲试。相机和灯很重,我们两个女孩累得头晕目眩,顺利入围参加了展览。虽然没有获奖,但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然后,我就买了一台宝利来一次成像相机,虽然不够专业,但是便捷有趣。一摁快门,照片立刻就被“吐”出来。
我开始刻意留心宝利来系列,紫阳街的二手相机市场成了我经常光顾的地方,我还在网上、杂志上搜寻关于宝利来的各种信息,希望找到比一次成像相机更有趣的家伙。渐渐地,我发现,这是一个庞大的家族,年代久远。于是每当去逛相机市场时,总会寻找宝利来,这样又陆续收集了其他几款。
为了立体相机,全员发动
一次,我听到人们在谈论一种立体相机,立即来了兴趣,原来,在上世纪40年代左右,德国一家相机公司曾经推出一款立体相机,拥有两个镜头,可以立体成像。要知道,摄影是一种平面艺术,然而人们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试图打破这种常规,探索立体世界,简直太有创新精神了!
为了传说中的立体相机,我搜集了周围几乎全部的线索,亲朋好友,网络,市场……甚至去国外旅游时,逛得最多的“景点”也是二手相机交易市场。苦苦寻找了好几个月,终于在易趣上发现了它的踪迹。
如今,这台立体相机已是我最钟爱的相机之一,经常拿着它去拍照,引来无数人的艳羡,很多人觉得这种相机太过珍贵罕见,我却笑了笑,我们有太多惯性的思维,就像这立体相机一样,只要换个角度,世界就会大不同。
一个初涉相机的人竟然能为一个相机疯狂到如此地步,在外人看来,有些不可思议,但我明白,我就是喜欢相机,没有什么理由。
邂逅《潜伏》里的间谍相机
2007年,我在图书馆读到一本名为《中国照相机》的书,让我大开眼界,更让我惊讶的是,这本对中国相机了解得如此透彻的书竟然是一位美国人写的!我鼓足勇气向他寄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表达了想与对方做朋友的心情。没想到,道格拉斯很快回复了。他的学识与风度让我叹服,他喜欢我的幽默俏皮以及对相机的热爱和执著,我们渐渐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
2009年《潜伏》火遍大江南北,剧情固然精彩,可我却对电视剧中,余则成使用的那部间谍相机念念不忘。它的造型太别致了,我从没想到,相机也可以如此另类。
其实在相机市场上,这样年代久远的间谍相机并不稀奇,但要和电视中的一模一样就太难了。要么颜色不对,要么胖瘦有别,要么没有内闪灯……道格拉斯联系到了一位成都的相机爱好者,他手里有一台间谍相机,正是我梦寐以求的!道格拉斯赶紧把喜讯告诉了我。原以为,对方会漫天要价,可最后给出的价格让我大跌眼镜,2000元!还包括一个专用外套!当我拿到相机时,更是傻眼,这相机竟然还能用!
300元从美国捡到的哈利·波特相机
看了《哈利·波特》之后,剧情没记住太多,却对哈利手中摆弄的那款带泛光灯的相机念念不忘。它的造型太别致了,我从没想到相机也可以如此另类。
作为一款纪念型相机,相机市场上不算罕见。但是和哈利手中一样的就难找了,要么颜色不对,要么没有泛光灯,要么没有测光表。那时的我,经常兴致勃勃地奔向相机市场,败兴而归。很多人问我,为何要那么苛刻,非要一模一样的?是的,我就是那么坚持,哪怕有轻微色差也不行。收藏就是得有某种程度的自信与执拗。
终于有一天,我在国外一家网站发现有个英国人正在转让我梦寐以求的相机,价格低得令人想笑,只要300多人民币!我立刻出手,当然邮费花了500多元。拿到相机后,我当即傻眼了,这人是不是蠢掉了?全套设备啊,几乎和哈利手中的一模一样!
很想向那位英国人表示感激,可遗憾的是,再也联系不上他。我越来越觉得,东西与人,是讲究缘分的。而东西辗转了人手,便有了生命。
1963的“海鸥203”
2010年圣诞节,我得到了一份最奇特的圣诞礼物。那次,我去云南出差,途经邵通,大巴在公路上抛锚,我随其余乘客一起下车出来透气,路边有几家住户正在搬迁。忽然,我看到在旧家具中有一台相机,是1963年的“海鸥203”,这可是当时国产相机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折叠机呀。我极力掩藏心中高兴,听对方说,这相机隔在衣柜里已有40多年,肯定坏了。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仅仅200元就买到了手。到了住宿的地方,我掀开机盖,里面竟然有一卷没有冲洗的胶卷!
回到杭州,我想把这胶卷冲洗出来,可惜再也买不到冲洗那种胶卷的药水,胶卷里的故事变成了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谜。不过,我一直慎重地保存着它,直到今天,我仍然不时幻想着胶卷的故事:是热恋的情人、快乐的小孩、古老的风景,还是神秘的密码?这几乎成了我收藏中最美妙的期待。
如今,走进我的卧室,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只巨大的防潮箱子,大得可以钻进一人,打开门,里面全是相机,足足50多台。
闲暇时,我会小心翼翼地把相机取出来,解开它们外面的保护套,用最细腻的棉布擦拭机身。看着那些斑驳与刮痕,心里充满感动,时常看着看着就出了神。
关于我的收藏,很多人既惊讶又羡慕,为什么?因为我年轻,因为我并不富有?答案非常简单,只要随心随性,收藏并不需要太多条件。比如这50多台相机,一共才花了几万元。我不会进行能力之外的收藏,更不会被商家诱惑,斥资收藏那些华而不实的纪念款,除非它真正物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