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语文课堂教学“减肥瘦身”

2011-12-29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1期

  自从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活跃的课堂背后,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课堂上“语文本身”的东西少了,“关于语文”的东西多了。笔者认为,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庸“肿”,当下应该为语文课堂教学“减肥瘦身”,还语文教学真实的面目,这样才能打造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解放学生。
  
  一、减去朗读技巧的传授,重视内容理解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然而教学宴践中的朗读却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师对于朗读的指导不得要领,只重视声音形式,不重视内心体验;只重视表层的技巧,不重视语言的内蕴。常听一些教师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把某一个字(词)读得重(轻)些,把某几个句子读得快(慢)些,而忽略了朗读表情达意的重要意义。因此,许多学生一遇到感情比较强烈的句子,就认为该读重音,而不知道有时重音轻读,表达的效果更强烈。刻意模拟角色的声音,不但搞得怪腔怪调,也削弱了语言本身的表现力。
  要把朗读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自然地读。尤其是关键句段,要边读边思边议。这既是朗读指导,更是启发学生理解课文。学生只有理解了课文。才能读出感情,这正是正确指导朗读的方法——重在内容的理解而不仅是技巧的传授。
  
  二、减去形式主义的讨论,重视主体感悟
  
  小组合作探究是实现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一种很好的途径。然而,学生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的只是致力于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于同伴的观点充耳不闻,置之不理;有的则对同伴的观点全盘接受,拿来己用,不动脑筋;有的刚刚分好组,没讨论几句,就被教师制止安排下一项内容了。合作学习显得匆忙、零乱,学生从中收获甚少。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环节来开展合作学习:(1)让学生在学习新课前进行预习,上课伊始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预习检查。(2)在解读课文内容时,如有让学生感悟的地方,在给学生自主学习后,小组内再交流感受。(3)口语交际时要让学生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以训练口才。这三个环节都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都有收获,促进全体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共同得到提高。
  
   三、减去完美精彩的过渡,重视语言训练
  
   平时,我们看到的课堂教学,尤其是示范课和展示课,看上去都完美得无可挑剔。让听者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教者那精彩的导人语、近乎完美的过渡语,足见教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了得的语文素养。但是短短的40分钟时间,不是教师展示个人才华的时候,也不是学生在享受、回味美味的教学大餐。教师的任务是引领学生去品味语言文字,理解语言文字,训练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在语文学习中,教师的灌输很难起到大的作用,从根本上说,它需要依赖学生的训练和感悟。遵循说话训练的规律,按照“敢说”、“能说”、“会说”的步骤,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可收到满意的效果。而这三个步骤又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主动参与,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目标。
  
  
  四、减去漫无目的的拓展,重视文本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求语文课堂教学能对教材进行文本拓展。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抛开教材和课本,进行漫无目的的瞎拓展、空拓展、乱拓展,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教育课、影视音乐欣赏课等。
  课堂中文本的有效拓展既要是对教材的拓展,又要反哺对教材的感悟。从某种角度来看,拓展文本是基于教材、服务于教材的,拓展的是教材深藏着的意蕴,是教材包含着的内涵。因此,有效的文本拓展须符合以下要求:
  1.“以人为本”的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拓展。具体来说,就是立足于学生情感上喜欢、感兴趣、可接受、乐于主动参与的拓展点来进行拓展,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独立拓展、积极思考、勇于表达、努力创造的热情。
  2.“以本为本”的原则。任何拓展都应是在教材基础上的拓展,任何拓展都不能背离教材的“规定”,即拓展要遵循“以本为本”的原则。所谓“以本为本”,就是要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拓展时,要深挖教材,紧扣课本,以教材、课本为中心,向四处辐射、发散,以教材、课本为基础,求高,求新,求深。
  基于以上原则,可从创设情境、解读文本、提升主旨、学习技法等方面进行有效拓展,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节约教学时间,使课堂内的教学效果延伸到课外。拓展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材的需要,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服务,为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