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阅读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若干途径
2011-12-29朱晓剑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1期
语文教学人文性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人文氛围,让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展现个性、培养个性和塑造个性的过程。本文中,笔者试图从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层面,就“人文精神培养的若干途径”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与体会。
一、揣摩重点词句,感悟人文精神
语文课文中不乏语义丰富而又含义深刻的句子,其中的人文内涵,单靠教师讲解,学生能得到理性的理解,却难以得到感性的领悟。在阅读教学中,对于语言人文内涵比较深刻的句子,可以捕捉其语言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借助生活库存,凭借生活积累,顺利地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去,从而真正感悟文本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如“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落花生》)”,这句话含义深刻,一位教师这样引导:
师: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由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些令你佩服的人?他们为什么令你佩服?
生:我佩服挑山工,别看他们衣着朴素,但是终年辛劳,挑物上山,为游客服务。没有他们的辛苦,就没有游人的欢乐。
生:我佩服清洁工,他们每天起早贪黑地打扫街道,他们穿着普通,可他们的精神感人,没有他们的劳动,人们就没有舒适的环境。
生:我佩服建筑工人,他们夏天头顶烈日,冬天面对寒风,从不计较穿着。没有他们的辛苦,人们就没有舒适的居住条件。
师:那我们是不是不要讲究穿着呢?
生:我认为只要能为人们做出有益的事,只要条件许可,讲究穿着也不是不行。比如,我们看到的那些空姐,她们穿着多么讲究,但她们所做的一切,也都是为了别人。因此,我认为,人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为他人、为社会做事上,但也要适当追求外表的好看。
多么精辟的见解,这就是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的体验,对词句的揣摩和理解。这堂课不仅使学生实现了从文学欣赏到道德体验,进而到生命意义的感悟,更使他们在不经意中得到了人性的升华。
二、尊重多元解读,深化人文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自身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实践。以此审视阅读过程。最首要的事就是要让学生独立、深入地与文本对话,根据自己的经验多角度解读课文,表达自己的独特体验。如我在教学六年级《蒙蒙细雨》一课,让学生在读了课文后谈谈文中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时,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读了课文后,你觉得文中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
生1:守信用的人,因为妈妈答应过要把蓝制服借给徐小燕,就不顾自己身体不好,冒雨都要回家去拿。
生2:为他人着想的人,因为妈妈想到的是,徐小燕没有蓝制服参加不了比赛,她心里会很难过,而没想到自己的身体不能淋雨。
生3:我觉得妈妈有点粗心,因为她去学校之前,天就已经阴沉沉的,还忘记带伞。
生4:我觉得妈妈不是粗心,而是对工作非常负责。因为她一心想的是工作,是学生,所以才会忘记带伞。再说后来回家拿了蓝制服出门时,天已经在下雨,可妈妈连拿伞、打伞的时间都舍不得,就一路小跑起来。那都是为了工作,为了徐小燕,为了尽快赶到学校不耽误比赛。
(众生鼓掌)
生5:舍己为人的人。
(众生笑,该生就坐下去了)
生6:因公忘私的人,因为妈妈为了工作而忘了自己的身体。
师:那你对前面这位同学说的“舍己为人”有什么想法?
生6:舍己为人应该用在献出自己生命的人身上。
师(请生5):那请你谈谈你用这个词的想法。
生5:我觉得妈妈不顾自己的身体有病,想着学生,所以说她舍己为人。
师:你的感受是很正确的,说得也很在理,但是用上舍己为人,别人会误认为妈妈为了返回家拿蓝制服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因此,你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还要把词语用正确,好吗?
生5笑着点点头。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注重生成与建构,当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多元解读时,课堂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教师预想不到的“意外”。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说明他们可能在某方面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可能从不同角度看问题,或许教师还没想到。因此,我们要善于抓住学生“意外”的解读,引领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没有偏离课文价值取向的前提下,使学生感受到的丰富人文内涵得以深化,其个性得以和谐发展,从而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精神领域产生了影响。
三、借助学科融合,体验人文精神
阅读教学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过程,除了通过生本、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外,我们还可以把阅读教学与其他各科教学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如融音乐、绘画、信息技术于阅读教学之中,能让学生在多读、多动、多思、多说、多听中,有效促进其体验情感,感受人文,尽情舒展生命活力。
如特级教师朱先云在执教《麻雀》一课时,为了烘托老麻雀面对危难而奋不顾身、冒死相救小麻雀的伟大亲情,在轻音乐的衬托之下,向学生深情讲述了一对母女的故事。
师:有这样一对母女,女儿只有13岁。由于母亲平时对女儿要求很严,女儿一直以为妈妈是不爱她的。在一次滑雪时,母女俩由于缺乏经验,偏离滑雪道而迷失了方向,紧接着又遭遇了可怕的雪崩。他们在雪山中苦苦挣扎了整整三天三夜,女儿才得以获救。
也许是因为激动,讲到这里,师半晌无言。课堂很静,只有音乐在静静流淌。师生眼眶湿润,不少听课教师的眼眶也随之泛红了。
师:孩子们,父母和孩子之间,维系着的就是这种浓得化也化不开的亲情。唐代大诗人孟郊就曾写下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游子吟》,让我们一起来吟诵,一同感受母亲对游子的牵挂,一同体会孩子对母亲的感激!
在古典雅致的古筝曲中,师生深情吟诵《游子吟》,不少学生眼含热泪,声音哽咽。
在课尾,朱老师又引导学生在深情的音乐声中,有感情地齐声朗读文章的最后一段话。
生齐读:是的,请不要见笑。对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对它的爱的激情,我是怀着虔敬之情的。我想,爱比死,比死的恐惧更强大——只有它,只有爱,才维系着生命,并使它充满活力。
师:读了课文和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想对爸爸、妈妈说点什么?请在书的空白处写下来。
《让世界充满爱》的音乐舒缓地响起,生书写、述说。
李吉林老师曾说:“语文学习先要入境,方能人情。”本课中共有四处运用了音乐:在略带忧伤的乐曲中娓娓讲述情感故事;在古典雅致的古筝曲中体悟游子对慈母的深情;在轻柔回旋的小提琴曲中感受作者对麻雀的敬意;在舒缓柔美的《让世界充满爱》的钢琴声里回顾爱、表达爱……在音乐声中,学生先入境,而后人情。音乐带给他们的不仅仅是听觉的感受,更是心灵深处的强烈震撼。师、生、文本,还有作者,在音乐所营造的情境中进行着深情的心灵对话,使学生更有效地从中体验了丰富的人文内涵。
四、开展激励评价,绽放人文精神
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意志领域、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往往能有效触及这些领域,给学生带去鼓励、自信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极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有效影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如为了激励学生积极、大胆地发言,教师做了如下的评价:
(第一位学生举手时)
师:已有“一枝红杏出墙来”,看来春天的脚步已来到我们的教室。
(另几位学生意会后,马上也笑着举起了小手)
师:现在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天到,开的花更多了。
(或许是想听到老师那富有诗意、别具一格的评价,许多学生都纷纷举手)
师:哇!真是“千树万树梨花开”。此刻,我们的教室里真可以说是百花齐放、春色满园啦!
(众生开心地笑)
当学生发言紧张,教师做了如下评价:
(一生站起来半天说不出话,只看到他紧张地在深深喘气)
师:你真聪明!知道深深喘气是一种很好的解压办法。你再深深地喘口气,然后慢慢地说,试试。
(在教师的宽容、鼓励和期待中,学生终于克服了紧张,大声回答了)
师:了不起!勇敢地战胜了自己,我们为你鼓掌!
(众生鼓掌,该生腼腆地笑了)
在教师激励性、人文性的评价熏陶和感染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出现了如下评价:
(小组代表发言,组员补充后)
师:其他小组对他们有什么话想说?
生1:他们这个小组刚才讨论的气氛真热烈,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了,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生2:他们是个很团结的小组,最快把问题解决了,我们应该祝贺他们。
生3:他们小组汇报得不错,不过我们小组还有一点小小的补充。
教师激励性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宽容、理解和期待,在无形中潜移默化着学生、熏陶感染着学生,使学生自觉学会了欣赏、鼓励、宽容他人。这不正是我们进行人文教育,让学生学会做人的最终目的吗?
《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发挥语文课以情感人、以美育心的独特性;让学生亲密地感受语文材料,感受到语文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而受到心灵的感动、情感的熏陶、人格的感化。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不仅是让学生去掌握语言知识或表达技巧,更重要的价值在于激励学生在自己学会读书的过程中,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深入感受文章的思想内涵,从而使自己获得一种愉悦的审美体验,一种人格的健康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