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与精神同生共栖

2011-12-29胡春霞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8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文本内容,更要注重言语形式,因为作者的思想感情都蕴藏在具体的文字中。
  一、精读教材是关键
  教材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同时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对话的媒介。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决定阅读教学的深度。言为心声,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作者常常会精心选择和采用恰当的表达形式。因此,解读文本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读进去,感悟内涵,关注“写什么”。要反复阅读课文,仔细品读课文的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甚至每个标点,深刻领悟其内涵。二是读出来,领悟写法,关注“怎么写”。在领悟课文主旨后,还要仔细品读文字,揣摩作者如何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情达意,体会作者布局谋篇的技巧。三是读丰富,了解作者背景,关注“为什么这样写”,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作者,了解人物。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主要写谈迁在厄运面前不屈不挠的故事,文中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写:1.书稿内容之多,之丰富。2.倾注一生心血的书稿在六十多岁时被偷走了,谈迁悲痛欲绝。3.再成书稿的艰辛。了解到这儿仅仅知道“写什么”,还要知道“怎么写”。作者通过数字和场面描写来表达文章的中心,但这一点只要教者明白就行,最后学生再查阅资料,更全面地了解谈迁创作《国榷》的艰辛。
  二、有效整合是途径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师,不能“唯教材是教师”,要善用教材,活用教材,用好教材。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在课文中走个来回,甚至对文中的一个标点都要深思熟虑,再对文中的内容合理取舍,选择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整合再传递给学生。
  如对谈迁所遭受的厄运,我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师: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稿,让他如此伤心难过?请大家读读第一节。(指名读)
  师:这仅仅是一组普普通通的数字吗?(引导学生体会数字的深意)
  师:付出了二十多年心血写成的书稿被偷走了,所以他(师引读)——
  生(齐):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师:还因为什么,所以他才如此伤心难过?再读第一、第二小节。
  生(齐):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
  师:一生的梦想都破灭了,所以他(师引读)——
  生(齐):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师: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生命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要再写《国榷》是难上加难,所以他(师引读)——
  生(齐):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学生读过课文之后,很容易就明白:“厄运”指的是谈迁的书稿被偷走了,这部书稿凝结了他很多的心血。但这样理解无疑是不全面的,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小偷偷走的仅仅是一部书稿吗?”学生能知道这是谈迁一生的心血,却很难想到这是他从小的志向。我再让学生读第一小节的句子:“从小就立志写一部史学巨著。”从这一句中,学生能体会到这不仅仅是谈迁一生的心血被偷,更是他一生的理想的破灭!有些学生可能会心有疑问:“谈迁可以再写啊,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接着,我再让学生读读文中第二节,学生就会豁然开朗:“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一个六十多岁体弱多病的老人了!”时间已经不允许他再耗费二十年的心血来写《国榷》!此时,学生才能和谈迁感同身受,才能深切体会到谈迁的绝望,为后文理解谈迁在绝望中站起作铺垫。
  文中关于谈迁这三处的描写是零散的,学生很难想到并归纳在一起,这就需要教师精读教材,对教学资源有效地整合,删繁就简,抓住文章的中心来教学,这样才是有效课堂。
  三、品词析句是重点
  汉语最讲究底蕴,一个字便能解出万种风情。在教学中,对这些关键词进行细致的解析,让学生领会附着在词上的底蕴,可以逐步让学生觅得语文真味。
  这篇课文有一组数字,学生一看也能体会到谈迁为写《国榷》付出的艰辛,可在细细追问之下,学生的理解仅仅是浅表性的,他们只知道《国榷》字数多,用的时间长。此时,教师应带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知具体的数字。“400多万字,相当于我们的语文书40多本厚,而且这些字是谈迁一笔一画用毛笔写出来的!”“古人的寿命比较短暂,平均在六十岁左右,想想,二十年,耗掉了谈迁生命的三分之一啊!此时的谈迁已经是六十多岁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还有二十年的生命可用吗?” 教师一引导,使这一组原本平淡的数字变得鲜活而厚重起来,数字厚重的地方也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地方。
   “名垂青史”这个词看似指谈迁写的《国榷》,可是细细一想,不是。想象理解课文第四节后,我追问了一句:“名垂青史的,仅仅是《国榷》吗?”学生认真思考,明白了“名垂青史”的还有谈迁这种百折不挠的精神。然后再读最后一节“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终会驱散绝望之云”,学生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这里不仅是语言的训练点,更是一种人文精神的润泽!
   “文章语言是作者的生命体现。”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只有关注具体的语言文字,才能透视到文字背后作者的思想,才能看到文章的语言和精神共同栖息在学生心灵的家园。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