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

2011-12-29徐慧孔琴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8期

  新的课程观认为教材无非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而已,这就要求教师们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既要尊重教材,又要敢于超越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变紧扣教材为紧扣课程标准,结合现代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这种“生成性”,与“开放性”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它是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开放性)、学生的自主参与(创造性)、教师的灵活驾驭(善于捕捉、探究)中产生的。
  一、 开放性的教与学是“生成性”的前提
  教师在预设课堂教学过程时,应具有新课程理念下的开放性的教学意识,巧设开放性的教学环节,留有学生与教师互动互学的空间,培育供学生进行“创生”的土壤,从而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如在教学中设问时,不满足于一种答案,巧妙地安排求异思维训练,安排想象性的续编故事,安排创造性的课文情节表演,安排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这样,很自然地就把课内教学延伸到了课外,使一堂课在结束时,在学生脑海里不是画上句号,而是多了一些问号、省略号,在学生潜意识中不是满足于书本知识,而是多了一些追求新知的欲望,从而在真正意义上践行“用教材”的理念,重视了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二、 探究性的教与学是“生成性”的关键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预设中就必须有探究性的意识,设计出探究性的问题,从而在课堂上生成探究性的空间,促使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进行探究性的学习。例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小松树和大松树》一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小松树对大松树说:“喂,朋友,你看我长得多高哇!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你呢?”大松树没有回答。全文中对大松树的描写也只有四个字“没有回答”,这是很容易使人忽略的一笔。教学这一片段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山上的小松树真的比山下的大松树高吗?答案很明白,似乎没有什么好探究的,但当我通过演示的方式把小松树从山上请下来与大松树站在一起时,全班学生呵呵地笑成了一团,这所生成的“笑”的空间正是我想要的探究性的空间。
  师:小朋友,你们为什么笑呀?
  生笑答:小松树太矮了!
  生笑答:小松树长这么矮还在大松树面前自夸呢!真羞死人了!
  生笑答:小松树,你真矮啊!……
  师:大松树像你们一样笑话小松树了吗?
  这时,小朋友们的笑声戛然而止,他们摇摇头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无礼、缺失宽容。这可是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好时机。
  师:“大松树没有回答”在想些什么呢?
  小朋友们静静地开始认真思考。
  生:小松树太小了,还不懂事,我不和他一般见识!
  生:我是大哥哥,我不和他计较!更不能笑话他的矮小。
  生:小松树有一天也会长大的,我就原谅他吧!……
  这里,教师在大松树无声的空间里创设了“笑”的空间,这“笑”的空间与“大松树没有回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又生成了一个无声的教育空间,学生在这个无声的教育空间里层层探究,最终感悟到了自己的失态和大松树的宽容大度。这里,不需要教师苍白的说教,“大松树没有回答”却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碰撞出自我教育的火花,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三、 创造性的教与学是“生成性”的保证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以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发展为准则,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主讨论、自主选择、自主创造、自主领悟、自主体验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从而让他们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学会交流,在探索中增强探究的能力,完成一种隐性的“生成性”的教学任务。一个具有“生成性”意识的教师,当学生在课堂上跃跃欲试时,不应以自己的教学预设来束缚学生,而应有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及时调控自己的教学策略,给学生腾出创新的时空,并善于捕捉学生创造性的火花,鼓励学生说出有创意的见解,为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提供滋生的沃土,为课堂教学的过程增添一些富有生命力的“亮点”。如我在口语交际课上让学生赞美春天时,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会赞美春天吗?”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春天多美呀!”有的说:“春天太美了!”……这样说下去太过于平淡!于是,我启发道:“有用不同的方式赞美春天的吗?”学生稍作思考、讨论,便产生了创新性的见解:“老师,我想用诗来赞美春天。” “老师,我想用一幅画来赞美春天。” “老师,我想用歌声来赞美春天。” ……抓住这一个个富有创新性的教学生成点,我一一肯定了学生们的见解,就这样,课堂教学在声声赞美诗和赞美歌中展现出令人振奋的精彩。这种由师生共同参与的生成性的教与学,闪烁着创新的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值得探讨。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用教材教学与教学的生成性是辩证统一的。我们不能片面地追求教学的生成性,而忽视了用好教材这个典型的范例。二者应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同服务于课堂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责编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