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真实的语文教学
2011-12-29谢晓贞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8期
当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拉开帷幕时,我们的教育观念开始转变,师生关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开始发生变化,师生参与和支持课程改革的氛围形成了。越来越多的教师融入新课程之中,如火如荼地去挑战,把新的观念、新的思想贯彻到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语文教学这一块广阔的探索天地里,更是涌现出了许多的新课改典例。但我们有时会发现,语文教学失去了其本质境界,缺少了语文教学的真实感动。繁多的教学环节设计,虽面面俱到,但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课改浪潮中,我们要寻求人文精神的支撑,因为真实的语文课堂,在于让语文充满思想,充满感情,充满人文精神。因此,我们不能为了追求眼前利益,一味地让学生考高分就可以了,就算他们考得了高分,又能保持多久呢?更不用说这对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多大裨益了。 那么,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教师如何在关注语文学科和语文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生的生命价值,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语文中找到真的教育?
一、自由选择学习方式,营造主动、互动的课堂学习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氛围中学习,会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要求下,我们应十分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学生如果能获得学习的主动权──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自主选择学习方式,那么,学有所获的分量就重了。
例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时,我这样设计:
初读了课文后,学生了解到课文分别写了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这几部分的景物描写十分优美,文字运用得非常准确。那么,接下来怎么学习呢?以往一定是按课文的排列顺序来逐段学习,教师说到哪儿,学生就跟到哪儿,这就抑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于是,我亲切地对学生说:“在这几部分内容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部分呢?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呢?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学习。”于是,喜欢海面的学生组成一组讨论、品读,喜欢海底描写的学生组成一组。以此类推,能用语言表达美景的学生,可以说一说,当当小导游;喜欢搜集资料的学生,可以把搜集到的图片、资料互相交流;喜欢画画的学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画面描绘下来;喜欢朗读的学生,可以尽情地读出感情,如果有其他方式也可以。当然,这些活动都要在学生找到体现景物优美的词句后进行。
师:喜欢写海滩这两段课文的同学,你们的学习方法有什么不同?
生:我是用画画的方式来学习的。(展示画)
师:还有哪些同学也是用画的方式来学习的,请把画举起来,让大家一睹为快。(几位学生展示作品)
师:说说你们画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
生:我画了美丽的贝壳、有趣的海龟、可爱的海鸟。因为课文中说“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形状千奇百怪”。
(看录像,使学生体会到贝壳的美丽、海龟的有趣)
教师摒弃了平时“循规蹈矩”的固定学习方式,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自然、生动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因势利导结合得自然而和谐,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呈现学生感兴趣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使他们愿学、乐学,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动起来。这样,不但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而且也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成功的机会,从而更自觉地自主学习,增强其主动获得知识和发展的能力。
二、让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语文教学中的感悟既不能简单地否定语言训练,片面地强调人文性,又不能置人文性于不顾,一意孤行地抱住工具性不放,这样的教学不够完整。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务实语文的工具性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人文性教育和熏陶。从语言实践出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创造,在实践中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让感悟始终在“工具”和“人文”的世界中自由地徜徉。唯有这样,感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如《小珊迪》这一课的设计(一):
师: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什么地方打动了你?
生:小珊迪被马车压在身上,腿断了。可是他首先想到要把买火柴剩下的钱找回给叔叔。
师:能把这一段读出来吗?
生:小男孩乞求说,“我可以给你换零钱”。
师:大家想想,小男孩饿极了,还能大声说话吗?
反复请学生朗读,引导学生理解“乞求”一词的含义,读出“乞求”的语气、语调,从中感悟到小珊迪的内心世界。
设计(二):
师:文中的那位叔叔被小珊迪的故事深深感动了。他在心里默默地说:“小珊迪,我永远也忘不了你!”他永远也忘不了小珊迪什么?根据自己对小珊迪的感受写几句最想说的话。
生:忘不了小珊迪那美好的品质。
生:忘不了小珊迪那令人动容的事迹和悲惨的命运。
生:忘不了小珊迪诚恳的面容,兄弟之间的情意。
把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起来,抓住“乞求”一词进行品味,把“以读悟语”和“以读悟情”有机结合起来:设计“忘不了”的填空形式,既是对句子的扩展,又是对故事主人公高尚品质在认识上的升华。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人心与文心的通融,产生感情的共鸣,才能使人真正感受到语言材料所传达出来的情境,凸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三、珍视独特体验,倡导个性化的阅读
“独特感受”是自己独有而别人没有的感受,是最有创新意识的内心感受。这种感受要靠观察发现、感悟体验才能拥有,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语文学习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对文本的理解是多元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人的感受与独特的体验,“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如在《一夜的工作》一文中,当教师问学生从写周总理一夜批阅文件这段课文中感悟到什么时,如何让学生真切地感悟,而不是肤浅地接受呢?教师通过让六位学生谈感受并感情朗读,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感悟;还让学生用手比划一尺来高的文件的实际高度,从中体会周总理工作的辛劳。于是,学生的情感被激发出来了。有的说,从“他一句一句地审阅这些稿子,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后面划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下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表明了周总理做什么事情都是非常的专心。有的说,从这一句里还可以看出,周总理做事相当的细心。有的说,这还让我们知道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是多么的劳苦。
总之,在语文课堂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命领域,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让课堂充满人文关怀,让课堂成为人性培养的殿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样的教育才是由“心”到“心”的真教育。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