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迁移的有效性例谈
2011-12-29鲁玲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11期
读与写的自然迁移,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叶圣陶在议论读与写的关系时,不仅提出阅读和写作是彼此相联系的两回事,而且指出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的“联系点”。这些“联系点”体现了读写能力相对应的关系。
反观当前的阅读课堂教学,虽然“写”挤进了课堂,成了语文课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由于教师不能准确把握对“读”和“写”的“联系点”,随文练笔成了无味的鸡肋,效益低下,流于形式。最常见的误区有:
1.空话套话
课至收尾,教师们常常会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或事件谈谈自己的看法,于是随文练笔便闪亮登场。我们不妨聚焦某教师在《嘱咐》一文教学中的随文练笔片段。师:你有什么话想对母亲说?可以写诗歌、散文,也可以是记叙文。(数分钟过去,多数学生只写了寥寥数语)生1:母亲,您真伟大,我爱你!生2:母亲,我永远也忘不了您。学生勉强写下的只言片语显得无病呻吟、干巴乏味。把练笔当成了思想教育的凭借,过度追求人文性,情言分离,“味”则不能出。
2.为写而写
很多语文教师都认为公开课应该安排个随文练笔的环节,唯有这样才能体现课的深度。于是乎,不管是否符合文本的需要,也不管学生喜不喜欢,生拉硬扯地来一段练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二泉映月》时,让学生写一个阿炳卖艺度日的场景。然而,学生和阿炳的生活背景离得太远,在教师没有情景提示的情况下,很难去复活阿炳的生活场景。于是,语言丧失了功能,写的训练就失去了方向。
3.学段不明
《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和写作每个学段都有不同的要求,随文练笔也应带有鲜明的学段性。然而,如果对低、中、高年段的随文练笔作一比较,会发现令学生无所适从的现象: 二年级教学完《三个儿子》,让学生写:你愿意做哪个儿子?为什么?四年级教学完《中彩那天》,要求学生写一写: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六年级教学完《凡卡》,请学生写一写:如果你是凡卡,你会在信中对爷爷说什么?长此以往,学生会对随文练笔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兴趣。
4.落点不准
一些教师对文本钻研不深,随便找到了一个“练笔点”就如获至宝,没有考虑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现了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如一位教师在教《一个苹果》一文时,提问:“你也吃过苹果吧?吃苹果的时候一定也发生过动人的故事吧?请写下来。”一生写道:“苹果香香的、甜甜的可好吃了,我把它切开里面还藏着一个五角星。我好奇地研究了起来。”文本中的苹果是维系战友之间深厚的关怀与友爱之情的纽带,而教师引导学生写的却是苹果的外形特征,明显地与文本有很大的出入。这样的练笔脱离了文本的语境,处于切入偏离的尴尬境地。
笔者认为,一个好的读写迁移应引导学生融入文本的角色中,领悟语言文字的精妙。将个性化的解读、感悟流淌笔尖,在生成言语的同时积蓄精神生命的源流。这就需要教师带着敏感的心有目的地细斟细酌,捕捉读写互动的对接点,如文本言语的重复处、呼应处、矛盾处、空白处……如若在其间选择适宜的策略,施以读写互动,定会起到水到渠成之功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
一、因文解道——情动而辞发
语文课的“文道”之争由来已久。“情动于衷而形于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或涵咏,或品味,在简练处品出厚重,在含蓄处感悟情韵。一旦文本、学生、教师共鸣,便会产生巨大的情感磁场。因此,要善于捕捉文章的“动情点”,在学生有情不得不表,有感而不得不发时,安排一个练笔,让学生的情感流淌在文字中,学生就能妙笔生花。
如我执教《跨越百年的美丽》一课,抓住了“美丽”这个读写互动的对接点,从三个层面展开,引领学生走近居里夫人,感受其人格、生命之美。然后围绕读写迁移,进行了这样的预设:
师:玛丽常说: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正是因为玛丽生命中有着不屈的信念,可贵的性格,经过三年又九个月,几万次的提炼——
生:(接读)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师:这0.1克镭,引爆了科学界一场真正的革命。历史定格在了那一瞬间,1902年的年底,在一个废弃的破棚子里,经过三年又九个月,几万次的提炼——
生:(接读)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了0.1克镭。
师: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荧光。当居里夫人凝视着这点美丽的淡蓝色荧光时,她想到了……她还想到了……于是她在日记本中写道:。(生写话)
叶澜老师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为生命的涌动。”言语作用于生命,生命又反作用于言语。读和写如胶似漆,密不可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受能力,感悟到更深刻的东西,使学生在践行知识的过程中学以致用,通过语言实践,汲取精华,使语言和精神走向丰妙。
二、顺风点火——咀嚼中悟神
“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文教学要为学习语言、表达语言服务。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除了引领学生反复“含英咀华”外,还要巧妙地把写落实在这些典型特色处,通过阅读领悟模仿,举一反三,在有效的模仿训练中强化对语言的吸收。文本的典型范式就能逐渐成为学生的写作储备。我执教《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时,首先抓住“哟,鱼游到纸上来了!一个女孩惊奇地叫起来”这句话朗读体验。然后话锋一转:“女孩的叫声,把旁边看金鱼的人都吸引过来了。(学生读围观者反应的句子)孩子们,如果你也在人群中,你会听到哪些人的赞叹和议论呢?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写下来,如果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可得★★★。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有老爷爷、小伙子、小朋友。”
学生在借用文本语言的同时,又对原有的语言进行加工与处理,重新组合,重新表达,使得语言更丰富,形象更逼真,同时迁移运用了课文写人的方法,真正起到了一“迁”多得的效果。
三、转换视角——迁移中活化
转换视角,让学生从一个或多个视角去看待文本,文本的内容会更新奇而立体。如《唯一的听众》从“我”的视角展开,记叙了“我”在一位老音乐家真诚无私的帮助下,成长为一名小提琴手的事。我们可以从“老妇人”的视角进行练笔,就不难理解三处描写老妇人神情的句子的深厚含义了。
再如《自然之道》一文是从“我”的视角来写的,假如将“我”的视角变成海龟的视角写“惨痛的记忆”,用嘲鸫的视角写“意外的美餐”,用大礁石的视角写“礁石的疑惑”,用海龟侦察兵的视角写“我算什么侦察兵”……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收获。
转换视角,让学生自觉地融入文本的角色,和文中的人物同一呼吸、同一感受、一同经历心理的变化,在生长语言的同时蓄积生命的源流。文本的内容变得新颖有趣,学生才会更新颖、更全面、更辩证地认识事物,思维更具广阔性。
四、解说插图——想象中生成
在教材中,许多文章都配有生动鲜明的插图,这些插图除了有直观理解、激趣诱情等功能外,还是进行拓展写话的极好媒介。如《临死前的严监生》一文的插图,画的是诸亲六眷问候临死前的严监生的情景,学生体悟后,教师指着板书引读:看那,临死前的严监生拼尽全力,伸着那两个手指不是为了(两个亲人),也不是为了(两笔银子),更不是为了(两位舅爷),而仅仅是为了那(两茎灯草)!此时,大侄子、二侄子、奶妈看到这一切,他们会怎么想呢?请看课文插图,选择其中一个人物当时的神态、动作写下来。迁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将观察方法、思维训练隐含在读写训练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练笔形式。
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得到言语的滋养,滋养了言语的色彩、言语的声音、言语的神情……滋养的目的是写作时的唤醒、倾吐。从读走向写,再从写回到读,这是一个“语文人生”的完美历程,也是一个“言语生命”的守望生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领略到“喜看稻菽千层浪,倾听动竹拔节声”的喜人图景。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