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实践活动彰显教学魅力

2011-12-29田才千杨春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1年11期


  教材分析:
  《螳螂捕蝉》(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是一篇寓言故事,典出《战国·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成功劝阻吴王取消攻打楚国的故事。课文从人物对话入手叙述故事,使人妙悟事理,警示人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文章前后照应,从开头的吴王有意攻打楚国,到结尾的“恍然大悟”,一脉相承,一线贯通,构成了有机整体。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联系实践和语言环境理解运用“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等词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浏览能力和概括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参与学习,表达对课文的理解。
  3.感受少年冒死巧谏吴王的勇气和才智,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明白不能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的隐患的道理。
  课前准备:查阅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或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巧设悬念
  师:给同学们讲个有趣的故事,在春秋战国群雄纷起的年代,各国都有吞并其他国家的雄略和野心,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只要国力稍弱一点儿,就会被奴役、侵略,甚至侵吞。当时吴国国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机会很大,但是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大家都不敢再劝说吴王!出人意料的是,事隔几天后,吴王却上朝说自己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这是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故事导入会深深地吸引学生,故事的曲折与悬念会激起学生探读文本的欲望。】
  二、自主阅读,初步感知
  1.浏览课文,感知外因,用自己的语言初步概括吴王打消攻打楚国的原因。
  2.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检查阅读效果。
  读正确,读通顺,相机重点指导生字的书写。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乘虚而入”、“不堪设想”、“恍然大悟”等词语。
  3.理清课文脉络。
  课件出示:这是一篇_____(文体)故事,讲的是_____(时间),一位 (人物)在_____(地点)利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劝_____(事件)。原因:_____,经过: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
  【设计意图:浏览概括是阅读能力培养的高级阶段,在高年级经常进行这方面能力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尊重学生,自主探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阅读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建立篇章的结构,这是一种境界。】
  三、再读课文,感悟形象
  1.学生自主选择读书方式阅读课文,看一看这位少年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并说出理由。(建议学生边读边思边作批注)
  2.汇报交流。
  情境预设A:读中感悟、品味语言。
  ①课件出示课文第三段话:“第二天清晨…… 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②引导学生通过“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转来转去”等词语,体会少年冒死巧谏的勇气、才智和决心。
  情境预设B:角色对话,再现情境(少年与吴王对话前部分)。
  ①交流感受,体会少年劝谏吴王的技巧。
  ②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
  ③鼓励学生上台表演。(给“吴王”戴上官帽)
  情境预设C: 以说促读,复述“螳螂捕蝉”故事。
  ①少年的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引导故事内容)
  ②要想把这个故事讲得很有趣,大家可得准备一下。(多媒体出示“螳螂捕蝉”图,学生练习复述故事)
  ③指名学生复述趣事。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旨在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地探读课文,理解语言,感受少年的人物形象。教学中,要根据课堂的生成情况,机动整合预设情境,引导学生与文本互动对话,形成语文能力。】
  四、理清关系,领悟道理
  过渡:少年的一个故事,要告诉吴王什么道理呢?请你在文中找出直接说明的一句话。
  1.学生找、读句子。
  2.小组讨论交流,它们“眼前的利益”和“隐伏着的祸患”分别是什么?
  3.这个故事要告诉吴王一个什么道理呢?(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的隐患)
  五、评析人物,体悟内因
  1.吴王明白这个道理吗?何以见得?(板书:恍然大悟)
  ①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吴王明白了什么呢?
  ②可吴王原来是什么态度?(固执)指导读好吴王的话。
  ③吴王执意要攻打楚国,大臣们表现怎样?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乘虚而入”、“不堪设想”,吴国“虚”在哪里?)
  2.就这样一个固执的吴王,后来怎么会改变攻打楚国的念头的?少年是怎样劝吴王的?(智劝、巧劝、妙劝、拐弯抹角地劝、侧劝等)
  【设计意图:紧紧扣住文中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