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羽赠

2011-12-29邱志飞

语文教学之友 2011年5期

  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选修)第四单元“创造形象, 诗文有别”中选取了《项羽之死》一文,此文是在“自主赏析”的版块中呈现的。在一次同课异构的优质课比赛中,比赛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项羽人物形象时,讲到项羽自刎赠头吕马童时,教师对此总结出项羽是重情重义的性格,笔者不以为然。
  通览全文,仔细研读,不难发现项羽有重情重义的一面,如赠马给乌江亭长则是很明显的重情义的体现,但仅仅通过“若非吾故人乎”一句将项羽自刎赠头吕马童总结为重情重义,难免有点牵强。若为朋友又怎么为汉王效力呢? “吕马童,秦末人,少与项羽有旧。汉王反于汉中,楚汉连战。汉王用陈平谋,行反间于楚。项羽疑诸将,诛杀无度。亚父怒而去,疽发背卒。是时,楚营人人自危。伯子(吕马童)恐项羽之诛,怨项羽之不己侯。背羽,归汉。”从这一段话中,“背羽,归汉”的描写,结合项羽勇猛、刚愎自用的性格,我们可以得出项羽对这样曾经友好而又背叛的吕马童是不可能再真正以朋友来看待。那么项羽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并不是念旧日友情,实乃对吕马童的蔑视,对他贪图富贵、背主弃义的鄙视,同时也表现出项羽的视死如归、豪迈洒脱的人格,绝非是重情重义的表现。
  对于项羽的性格分析,不应该是基于一句话,断章取义,而应该结合时代背景来综合分析。赠头场景若在教学中归纳为项羽重情重义的性格表现,岂不误导学生。
   (作者单位:蚌埠市中小学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