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汁原
2011-12-29王鹏
语文教学之友 2011年10期
弹指间,课改已十年。自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课改之风便吹进了课堂。毋庸置疑,课改让课堂变得活跃、民主、多姿多彩。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课堂的主演;语文课不再是封闭的、死板的一言堂。如今的语文课,音乐、动画、表演无处不在;歌声、笑声、讨论声不绝于耳……在欣喜地看到课改给语文课带来变化的同时,我们的心情又有些许沉重,如今的语文课似乎有一点“变味”了。当下的部分语文课怎么有点像思想品德课?又有点像音乐欣赏课?还有点像自然科学课……很多时候,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丧失,语文课程根本目标迷失,语文课俨然已成了大杂烩,已被其他的杂味冲淡了。我们不禁纳闷,这还是真正的语文课吗?究竟什么才是原汁原味的语文?应如何回归本色语文?在这里,笔者怀揣陋见,以执教《散步》为例,谈谈该如何还语文本色。
一、重诵读
《三国志·魏志·王肃传》:“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此话一语中的,道出了诵读的重要性。其实,翻看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唐诗、宋词、元曲中有很多都是唱和、吟哦而产生的,故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俚语。这就是“吟哦讽诵而后得之”的精妙呈现。而当前的语文课恰恰忽视了“诵读”,取而代之的是对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的简单介绍、对文章写作技巧的空洞分析、对学生价值取向的简单说教、对学生解题能力的一味训练。要回归本色语文,就要让诵读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功课,让朗朗书声回归语文课堂。
首先,要重朗读。所谓“朗读”就是要学生放声读,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通过大声朗读,可以让学生接受规范、优美语言的感染熏陶;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可以让学生沉浸其中,读出文章的味道,并有所“得”。在课堂教学中,反复朗读,突出重点,效果良好。如执教《散步》一课,笔者有针对性地设计了三次朗读。
1、全文朗读。(重在体味“我”的情感)
2、朗读“分歧”中的故事。(重在体味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与情感)
3、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重在体味文中深长的意味)
在指导学生朗读最后一段中的“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时,有如下教学片断:
师:我们该如何来读这一句话呢?谁来读一下?
生1起来读。(“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读得太快,整个句子语调过于单一。)
师:同学们说读得怎样?
生2:我觉得这里的“慢慢地,稳稳地”应该读得慢一点。
生3:还有“走得很仔细”也要读得慢一点、轻一点、沉一点。
生4:还有“整个世界”应该要读起来很轻又好像很重,要读出一种意味感。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再请生1来读读看。
生1起来读。(“慢一慢地”、“稳一稳地”、“走得很一仔细”、“整个一世一界”)
师:这次读得怎么样?
生5:读得很好,读出了那份小心、责任、幸福。
在读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每一次都要有所收获,如读准确,读流利,读中理解等;鼓励学生“按情入文”,让精神在语言营造的美的世界里徜徉。
其次,要重背诵。背诵经典美文,积累经典片段,采撷精彩语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口头表达、阅读理解、写作等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正如杜甫所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博闻强识,才能文思泉涌,写出有厚重感的作品。这是对背诵重要性的极好诠释。因为背诵,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写作中才有话可说,有情可表。也正因为有了诵读,学生随着文章或悲或喜。或怒或愁,读完后写下感言也能言之凿凿,充满感情。教学本课时,我适时请同学们对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加以背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初春田野的画面美。
正是因为有了多角度、全方位的诵读,才有了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才有了原汁原味的读书声。
二、品语言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作者思想感情和作品思想内容的载体。读者只有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所蕴涵的情味,方可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感知作品的思想内容。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文艺鉴赏还得从语言、文字的透彻了解入手。”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语文教学千万不能冷落文字……”不管语文教学采取何种模式,忽视语言的教学,肯定不是原汁原味的语文。“品语言”始终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抓手。
新课标强调:“要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即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帮助学生体会那些表情达意比较深刻的词句,感其美妙,品其深邃,悟其情感。我们如何指导学生去品语言呢?
品什么?要引导学生对一些重点、精彩段落中的语句加以揣摩和赏析。如何品?细细读,慢慢品,运用增减、调换词语等方法,与原文比较,体味原文的精妙传神之处,欣赏语言之美。当然,要根据语境品语言,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如果纯粹就语言论语言,那就索然无味。
教学本课,在品味“熬”时,我是这样引导的:
师:我好像也置身于这美丽的春色中去了。“我”最希望谁呼吸到这清新的空气,感受到这勃勃的生机?
生(齐声):母——亲——
师:为什么?
生1:因为母亲身体不好。
师:从哪个词可以感到母亲身体不好?
生(齐声):熬——
师:如果老师将“熬”换为“度”,即“我的母亲又度过了一个严冬”,可以吗?
(生很感兴趣地思考)
生2:不可以。从“熬”字可看出母亲病得不轻,好不容易才过了冬天。
生3:“熬”字可看出作者对风烛残年的母亲的深深关切。
生4:“熬”字写出了作者害怕失去母亲的恐惧之情。
师:说得真好!一个“熬”字,却品出如此多的内涵。可见,我们平时写作时也要注意语言的锤炼。
通过“调换”的方法,与原词比较,给了学生强烈的认知反差,激发了学生对语言学习和玩索的兴味。学生如能经过如此“品语言”的有意识的训练,就能在以后的阅读中,自主地去品味;在写作时,主动地反复修改锤炼语言,语文水平自然水涨船高了。
三、实训练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指出:“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我们该从哪些方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呢?《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应该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入手。这些语文素养的提高,需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有效时间,来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实实在在、有效的训练。如果一节语文课忽视了这些方面的训练,或训练仅仅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反而让一些价值不大的探究过多地占去学生宝贵的亲近母语、品读文本的时间和实践机会的话,那这样的课绝不是原汁原味的语文课。
在这节课上,我对学生进行的专项训练有:
训练一:在对文章整体感知后,请同学们再次品读课文,找出文中最喜欢的语句,用心朗读,并在文章旁边加上批注,简述喜欢的理由。采用“我喜欢第___段,因为___”的句式。
训练二:针对文章语言“对称美”的特点,如“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在引导学生感受对称句式的音韵美、错落美的基础上,让同学们尝试学习使用这种对称性的语言进行仿写。
示例:我想对爸爸妈妈说:我只想得到一点温暖,你却让我陷入爱的海洋;________我只想____,你却____:
在进行训练一时,我还选择时机让学生总结品味散文语言的方法,注意规律性的揭示;在进行训练二时,我用课文中的美句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同时指导学生如何将语言“对称美”的特点运用到作文中去。这样的专项训练,是扎实的,是实效的,是能实实在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
总之,何为本色语文?我认为,走进文本,关注文本,围绕文本,原汁原味地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才是最本真的语文课。我相信,十年后,当我们再来讨论语文课走向时,会因原汁原味的语文课所散发出的迷人芬芳、涌动着的灵动美丽而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