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2011-12-29聂广钦何敏
语文教学之友 2011年10期
一、字形推断法
该法又称形训法,即通过字形结构分析解释词的本义。文字学家凭什么辨别本义呢?主要凭字形。分析字形有助于我们了解词的本义,进而去推断词的引申义或其他义项。以“引”字为例。许慎的《说文解字》:“开弓也,从弓从引。”《孟子·尽心下》:“君子引而不发。”开弓像是把弓弦拉长了,所以“引”有延长的意义。《史记·秦始皇本纪》:“引兵欲攻燕。”开弓是把箭尾导向后方,所以“引”又有“导”、“引导”、“率领”的意义。《战国策·赵策》:“秦军引而去。”开弓既是向后拉,所以“引”又有“引退”、“后退”的意义。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领悟词义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的意义。“造”的形旁为“之”,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他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
二、字音推断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解出符合语境的意思,也就是根据同音通假求得本义。
语言里的“词”是音义结合物,古人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子,有时写成那个样子。两个字形体不同,意义不同,只是由于声音相同或相近,古人就用甲字来代替乙字。后人便称之为通假。例如早晨的“早”,在“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孟子·离娄下》)中,“早”写成“蚤”。“蚤”的本义“跳蚤”,“早晨”的“早”之所以写成“蚤”,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蚤”是“早”的通假字。
通假字的特点是“同音代替”,可分三种情况:(1)完全同音。如“惠”通“慧”,“畔”通“叛”。(2)声母相同。如“亡”通“无”,“胡”通“何”。(3)韵母相同。如“信”通“伸”。“同音代替”这个规律,又决定了通假字与形声字的声旁关系十分密切。一是形声字和它的声旁字可以互相替代,如“禽”通“擒”。二是同声旁的形声字可以互相替代,如“距”通“拒”。我们弄清了通假的来龙去脉,便可以运用字音推断法,即从音的假借上去追索,以声求义。这一方法可以让我们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时候,扫除古文阅读上的障碍。下面的例子就说明这种现象。
1、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句中的“倍”若释为“一倍,加倍”便无法解释此句的意思,但是“倍”与“背”的读音相同,“背”的含义是“违背”,这样,便可以很容易地释出“倍道”就是“违背自然规律”。
2、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通“熟”,义为“仔细”。特别提醒:不能认为凡是同音字都可以通假。如“进住夏口”(《赤壁之战》),“住”通“驻”。如果是“柱”、“注”、“炷”等字就不可以通假“驻”。另外,“住”通“驻”,但不能反向通假。
三、融会贯通法
融会贯通法就是用课内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即遇到某一实词,可以联想曾经学过的这一实词的解释,用它作为当前句中的解释是否符合。这种方法是以夯实课内基础知识为前提的,在复习备考中尤其值得重视。因为历年的高考变革都充分体现了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导向功能,其“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对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文言文知识考查一直是“题在课外,功在课内”。下面几例高考题都充分说明了这一方法的实用性及重要性。
1、2003年上海试卷文言文阅读22题:指出“延默庵诊之”和“苟不得其隋”两句中的加横线词的含义。需要把句子和词放到语言环境中来理解。联系《桃花源记》中“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里的“延”的意思,可判断是“请”、“邀请”的意思。而在《涉江》“苟余心之端直兮”中的“苟”与题干中的“苟”一样,是“如果”的意思。
2、2004年全国试卷文言文阅读的第四小题A项:“食毕,复随旅进道——吃完饭后,跟随旅伴上路。”推断这句翻译是否正确,难点在“随旅进道”,其中“旅”字与《岳阳楼记》中的“商旅不行”的“旅”意思相同,即指旅客。解题时,如果想到“商旅不行”就不难推断A项是正确的。文言文阅读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新的,但它要考查的文言实词大都在课本中学过,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文言文要多下工夫,读抄译背,步步夯实。复习中,要以课本为核心,学会迁移,以求解答准确无误。
四、成语印证法
所谓成语印证法就是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词义。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语。“长期以来习用的”这个定语,说明了成语的含义不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因此,许多成语为我们推断实词词义提供了方便。如:
1、敌则能战之。(《孙子兵法·谋攻》)
势均力敌(敌:相当、匹敌)
2、设五寸之的,引十步之远。(《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有的放矢(的:箭靶)
3、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短兵相接(兵:兵器)
五、相似结构推断法
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或者相反、相对的特点,利用它可以求得词语正确的解释。如“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句中“怙”的意义。“怙”对“恃”,根据相似结构意义相同的特点,可以推断“怙”即为依仗、凭借的意思。
又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中的“忧劳”与“逸豫”构成对比,与“忧劳”义相反的“逸豫”就是安逸享乐之义了。
六、语法分析推断法
语法分析推断法就是分析所要解的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然后根据成分推断其词性,进而推断出其意义。试看下面几个句子: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楚王贪而信张仪。
C、信义著于四海。
在A句中可以推断出“难求”为谓语,而“信”修饰了“难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出“信”是“实在”的意思。B句中“信张仪”是个动宾结构,因而断定“信”作“相信”讲。C句中“信义”是句中的主语,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充当,由此可以推断“信”是名词,作“信用”讲。
语法分析还有助于认识词类的活用,判断一个词是否活用,主要依据语法结构。如:
1、名词充当谓语且后面带有宾语或补语,那它就活用为动词了。如“籍(登记)吏民,封府吏”(《鸿门宴》)。名词放在动词前且非主语,那它就活用作状语了。如“而相如廷(在朝廷上)叱之”和“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事之”(《鸿门宴》)。
2、动词、形容词在句中充当宾语或主语,那它们就自然活用为名词了。如“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人”。(《捕蛇者说》)(出:出产的东西;人:收入的东西),这是动词活用为名词。“将军披坚(坚硬的铠甲)执锐(锐利的武器)”(《陈涉世家》),这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七、语境推断法
词语具有多义性,但是,在具体语境中,词语的意思是惟一的。实践证明,把握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是明确词义的好方法。如:
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后日:“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帝廉之,果枉。
要解释“廉”的含义,需要整体把握上下文的语境:有人说郭的儿子要杀郭,皇帝要杀郭的儿子,皇后表示怀疑,皇帝经过“廉”之后,发现郭的儿子果然冤枉。在这个语境中,“廉”的含义就可以明确为“调查”。
从古代汉语到现代汉语,变化最大、数量最多的是实词。同一个实词,在不同的文句中又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同时掌握并能综合运用上述几种推断方法,以便增强文言文阅读能力和解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