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兴趣成为美术学习的主导
2011-12-29闵玲玲
成才之路 2011年11期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学生对美术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一个对美术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美术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而感到“枯燥乏味”,又烦又累而容易产生疲劳和厌倦;反之,如果他对美术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也是为学生学好美术打好基础的的条件之一。
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成功感”的增强会对其兴趣产生和保持起到促进的作用。学生在求知欲的基础上努力参与并取得技能进步的同时,对成功的表现会产生积极体验并对此项美术活动更加关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励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学习产生美术兴趣,就必须设法使他们获得成功。
在美术课中运用分层的教学很有效果。所谓分层,即利用学生的不同素质,客观地分成多个层次组,它是一个动态的分层,每个人都有一个基础层次,同时亦可上升下降,从而尝试多个层次,体验多个成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最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又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教学原则。
在学校美术教学中贯彻愉快教学的宗旨是要学生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满足其趋乐避苦的欲望,由此而产生美术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宽松的学习环境的前提。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在于师生相互尊重,在宽松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愉快、积极的情绪,就会以饱满的热情,战胜怕苦、怕累的心理,增强勇气。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与学生的脸是对立的,但感情不能对立。教师首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
要使学生愉快的学习必须使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过程是一个愉快过程,因此,就必须在这个过程中挖掘其快乐的潜力。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展示课件、作画过程,用立体声音效果、画面进行说明。欣赏美术作品时,结合优美的音乐旋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直观的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
活泼好动是少年儿童的天性,所以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喜欢上美术课。但是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新异刺激的影响。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将对提高美术兴趣有阻碍作用,因此我们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并加以诱导。
鉴于初中生的特点,学生已有一定的专项意识和爱好,如有的特爱卡通画、有的学生的特点是争强求胜,渴求表现自己。在教学中创设竞争情境,提供竞争机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组织竞赛要合理,正确地运用竞赛规则,竞赛的目的要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竞赛的内容要多样化。
由于美术教师的特殊性、复杂性,要做好一个美术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遵义市第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