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师生互动

2011-12-29毕文华

成才之路 2011年11期

  互动新课程下,我们提倡有效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课堂互动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转变观念,解放思想
  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为了学生的未来,也为了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摒弃从前教学思想和方法中的糟粕,尽快适应新的形势,放下自己师道尊严的架子,真正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合作者。
   二、营造气氛,激发感情
  师生互动中,教师处于主导的地位。教师要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轻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自己的奇思妙想,甚至一些荒诞不经的想法会遭到教师的责骂和同学的讥讽,在这种状态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最深,灵感容易被激发,因此见解会很独到。相反若是放不下自己师道尊严的架子,一脸严肃,课堂气氛定会沉闷,紧张。学生躲着你的目光,何谈专心听课,更不敢起来发言!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得益彰,事半功倍。因为学生热爱教师,教师尊重学生,师生互动,可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怎会不活跃起来呢!
  三、鼓励提问,注重讨论
  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出来又解决不了,再由老师帮助。不要小看学生,如果师生互动的气氛已形成,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令你满意的。比如,我在讲“比热容”时就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由大家共同来解决。结果学生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比如,许多学生提出,可否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水和沙子升高温度的多少来比较吸收热量的多少……他们自己说出的正确答案比老师说出的答案令他们记忆深刻,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甚至是争论出来的。
   四、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不少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感兴趣,觉得很好玩,但要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他们便会感到不知所措,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每当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的某些应用。比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出“小小称砣压千斤”的道理,生活中的不法商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这样就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自如运用。
  总之,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师生互动,采用灵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探究、团结协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这样,自然也就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情感与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唐山市丰南区柳树0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