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性

2011-12-29王伟

成才之路 2011年11期

  案例教学真正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形成和运用,发生在1920年,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的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实施之后,颇具绩效。
  在如今新课改大的教育形式下,案例教学法的确是课堂教学创新性教学实践的一种好方式。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为此,进一步认识了解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其优势,有着极为现实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去陈述抽象死板的理论,新的教学形式大大刺激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中的积极讨论,使学生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由原来的机械式储存知识转为现在的身临其境,主动地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可以说案例教学法在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又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教学中强调的是分析与思考,学生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面对着的是同一个问题所出现的多样的解决方法。在讨论中,学生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多角度地去分析问题,还可以吸取他人分析问题的方法,拓宽自己的思路,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长期处于这种学习环境下的学生,思考创新能力必将日有所进,月有所长。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案例教学的重点在于讨论和相互交流,因此,学生要想在课堂上有好的表现,希望并最终力争说服大家的话,就必须有能力将自己心中的答案更完整、更清晰、更有条理地表述出来。在这个表述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达能力就自然而然得到了锻炼。
  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人类合作探索的结果,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这种合作精神的机会其实并不多。案例教学强调双向教学和联动机制,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通过多向的交流互动,最后形成较为完善的答案。在这场不断的思维撞击和改进中,学生将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从而全面提高自身的沟通与合作能力。
  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
  案例教学营造的是充满“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一种课堂教学心理氛围。允许答错问题,允许异想天开,允许挑战权威。学生在此氛围下,在此过程中,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将会逐渐培养出一种不盲从于大多数的抗压心理,一种“胜不骄,败不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
  六、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案例教学不仅能够传授知识给学生,还能使其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各个方面的锻炼,增长了智慧,提高了自身的整体素质。使学生在无限的知识海洋和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找到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受益终身。
  总之,在当前形势下,科学地选用案例教学法,以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的。它必须随着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有所改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迁安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