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策略

2011-12-29李娜

成才之路 2011年11期

  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更能突出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但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对于初中数学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很多学生感到难学。我认为难学主要因为以下几点:(1)概念集中又抽象——难理解;(2)由数转入形——难适应;(3)推理论证逻辑性强——难下手。导致学生不会说——不会用几何语言进行描述;不会画——不会正确画出合乎要求的几何图形;不会想——不会根据题意分析探索解题途径;不会写——不会合乎逻辑地有条理地写出解题过程。
  我认为教学中应采取的解决策略如下。
  一、找中学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图形的学习与生活贴近。如进行“等腰三角形”教学时出示生活中的图片,有电线杆拉线、美丽的蝴蝶、三角形地砖等让学生找出等腰三角形的模型,使之体会图形离我们很近,只要留心,生活中处处有精彩。
  二、拼中学
  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把美好的东西保留下来,画下来,和其他同学相互交流,这就要让学生动起来。如进行“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让学生先动手剪纸拼图,看看他们的思维过程,怎样利用平角的知识,将三角形三内角集中起来;只要学生动起来这说明他们在思考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也是为了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即让学生动手试一试。
  三、折中学
  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我们要将数学课堂作为数学活动的场所,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理论的发展过程,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思维活动、经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如“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教学,先让学生利用轴对称性折叠得出“等边对等角”和“三线合一”的性质。
  四、玩中学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与生俱来的天性在课堂很好地展示,使之在玩中学出创新、学出理论、学出新思维。如我们进行“概率”教学时,为了验证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1/2时,学生分组进行试验50次然后总结结论进行汇报。这样既增强了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又能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何乐而不为呢?
  五、画中学
  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基本的目标,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验操作,多设计一些情景题和图案设计题,通过学生动手剪拼,折叠,逐步培养学生空间与图形的兴趣和爱好,再鼓励学生把他们的动手过程画出来,做成图形与同伴交流,这是培养学生规范作图、正确书写表达的第一步,会说还要会画,即培养学生动手画一画。
  总之,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课堂时间,注重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猜想、实验、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唐山市丰南区柳树0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