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
2011-12-29王英
成才之路 2011年13期
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使我充分认识到:作为体育教师,平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因为这是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验证,是学生体育成绩的一个有力证明,更能帮助学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而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要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多项活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学生身体锻炼能力,是指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科学锻炼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加以创新,培养成独立地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
一、明确体育锻炼的意义,学习有关体育知识和方法
要能够结合环境和自身条件,科学地制订锻炼计划和方法,坚持经常持久地锻炼,并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要把所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综合运用到体育锻炼实践中去,使锻炼活动成为日常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在身体锻炼的活动中,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健康水平,掌握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运动强度及运动的时间,并能进行自我调节。
二、注重学生运动能力的培养
运动能力是反映体育运动总体特征的一种能力,是锻炼身体和参加劳动及各种文化活动的基础,应贯穿体育课程始终。教学中,我们应考虑:不断改进体育课的教学方法,切忌“满堂灌”,多给学生留下练习的时间,同时也要避免运动教学走过场或只重学生技术,而不顾学生实际锻炼的情况,这几种教学方法都不利于提高运动能力。同时,我们还要想方设法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提供足够的体育设施,使每个学生有条件、有兴趣参加体育运动,以发展他们的运动能力、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平时,学生要主动地、积极地参加运动,这对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学生在较广阔的领域中学习技术、技能,进行各种身体活动、游戏竞赛,从而不断地提升其能力。而通过人与人的频繁交往,人的兴趣、性格和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容易表现出来,这对培养和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