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演示实验浅议
2011-12-29熊艳丽
成才之路 2011年13期
在化学教学中,课堂演示实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操作简便,现象明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通过演示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新知识,巩固旧知识,还可以使学生了解仪器及试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过程,以便为日后独立实验时正确的操作打好基础。因此,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最常用的直观手段之一。
一、化学演示实验的类型
从演示实验的目的看,可以把演示实验分成探究型演示实验、验证型演示实验及指导型演示实验三种类型。
(1)探究型演示实验。这是以让学生获取新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教师在演示前先讲述实验原理、条件及注意事项然后再进行操作;在实验进行中或结束后,教师可通过提问、集体讨论等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解释,引导其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演示实验时,由于没有相关理论知识的指导,学生观察实验时没有目的性,往往会忽视某些内容。因此,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实验的条件、过程和实验的主要结果,告诉学生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这样学生才能准确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在演示实验结束后,通过提问提示以及集体讨论等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最后,要求学生用文字或图表把实验过程结果及最后结论记录下来,或要求学生把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做上记号或摘录下来并进行相应的习题练习。
(2)验证型演示实验。这是以验证或巩固已学过的知识为目的而进行的演示实验,通常在实验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相关知识,然后以进行演示实验的方式验证和巩固所学过的知识。在演示实验前,因学生对有关内容已有初步的印象,因此实验前可引导学生运用已初步掌握的知识来推测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同时要注意强调操作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实验过程中及实验完成后,要不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敦促学生用已经了解到的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和结果。最后,可用习题进行巩固加强。
(3)指导型演示实验。指导型演示实验通常是指在学生自己动手实验之前教师先进行的示范性演示实验,目的是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实验、实习等实践活动,避免出现错误或发生危险。进行这种演示实验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①讲清操作要领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注意事项,指导学生严格遵守化学实验操作规程。这是一项需要重复反复进行的重要工作,并且需要教师有一定的经验积累,知道每项实验中可能出现误区的环节和学生易犯的操作错误,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处理方法。指导及纠正学生时要向学生分析说明原理,多给学生动手锻炼的机会。②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和积极思维。当学生有任何疑问如实验现象反常或实验失败而不知所措时,要及时地给予提示,从各个方面分析查找原因,让学生在重新实验时能够成功。如此既能保证实验进度,又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有利于提高实验效果。③实验结束后,指导学生正确清理打扫实验室。如用剩的药品统一回收处理,不能乱扔乱倒;各种仪器清洗干净后放回正确的位置;水槽中的废液冲洗干净,不允许残留;地面要保持清洁,若有药品洒落要清扫或冲洗干净,等等。④此外,还有一些需要考虑的问题,比如学生分组实验时如何分组,要考虑合理搭配动手能力强的学生、观察仔细的学生、擅长分析记录的学生等;实验课时维持好课堂纪律,绝对禁止嬉笑打闹以免影响实验甚至发生危险等。
二、化学课堂演示实验中的常见问题
(1)实验安全。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在进行实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安全实验的关键是要按照操作规定进行实验,要熟悉操作规定,了解反应规律。否则,极有可能会实验失败,严重时甚至危害师生的人身健康。因此务必在课堂演示实验中,特别是学生自主试验中避免以下情况的出现:违反操作规定、用药过量、药品混入杂质、使用失落标签未经鉴定的试剂,等等。除此之外,实验室空气一定要注意流通。在中学化学演示实验中,尤其是有机实验中,刺激性及有害气体不在少数,如果在相对封闭的条件下实验,刺激性气体扩散在师生中将严重影响实验效果,如果是无色无味的有害气体后果将不堪设想。我曾经经历过一次学生自主实验,由于学生有些紧张未能及时收集实验产生的气体,整个教室弥漫着烟尘和刺鼻的气味,全部师生都被熏出了教室,本节课当然以失败告终,所幸未造成严重后果。
(2)实验改进。在不少欠缺实验条件的学校中,为了使课堂实验能正常进行下去,需要教师对一些实验仪器甚至实验本身进行改进。这一点,有不少老师已经作出了极佳的创意改进,值得我们学习效仿。比如,化学实验中用到的各种仪器如试管烧杯漏斗等都是易碎的玻璃制品,损毁率较高,在经济条件受限的时候,可以考虑用其他寿命更长更廉价的物品代替。这一点,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的祁有金老师已经想到并付诸实践,有效地促进了西部贫困地区的化学实验课的正常开展。祁老师用无毒、无害而生活中到处都有的塑料矿泉水瓶代替化学实验中的好多仪器,如水槽、试管、烧杯、集气瓶、漏斗等。把大的矿泉水瓶从下半部剪开即是水槽;把小的矿泉水瓶剪开,下半部分即可作烧杯,上半部分可作漏斗;想往矿泉水瓶上安一个支管,利用塑料的热塑性,把一根玻璃管的一端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往矿泉水瓶上一插即可,非常方便。再比如,有些实验按照课本中的指示方法成功率不高,这样也需要教师积极思考创新。例如,《铝在氧气中的燃烧》,高中化学课本这样介绍:“把薄铝箔卷成筒状,内部裹一纸片,点燃纸片立即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这样做有时纸片引燃不了薄铝箔。为此,天津市扶轮中学的梁天真老师进行了如下改进:先将滤纸剪成条状后用水浸湿,然后在滤纸上沾满铝粉,最后把粘好铝粉的滤纸在阳光下晾干,引燃粘好铝粉的滤纸立即深入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滤纸上的铝粉剧烈燃烧,火星飞溅,发出耀眼的白光。
课堂演示实验是化学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辅助手段,正确、合理地使用演示实验可以显著提高教学效率。演示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实验,注意讲清实验的原理和步骤,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问题,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观察与思考同步进行,紧密结合,达到启智养能的目的。
(信阳工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