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自改能力让作文教学更有效

2011-12-29刘俨

成才之路 2011年13期

  作文批改是每一位中高年级语文老师的一大工作量。如何让老师巧妙地从烦琐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同时又能整合学生的作文能力发展?本学年,我担任了中年级的语文教学,我想,从中年级习作起步开始,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
  一、扫清障碍,点燃学生自改“愿望”
  学生对于自改作文,心理上有许多障碍。有的要改,但又不知道如何改,有的改一点就算完成了,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要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必须从培养学生自改的意识做起,教师也应将这项工作坚持做到底。作文教学中,我用多种活动内容进行作文自改目的教育。如名人修改文章的故事,在班里“宣读优秀习作”,编辑“萌芽文集”等,点燃学生修改作文的迫切愿望,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反复修改,才能使文章生动感人,从而激发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动机。另外,我还与学生共同制定自改承诺,并把它写在作文草稿本的第一面。
  二、强化指导,逐步提高自改“水平”
  在一次次的实践中,学生有了自己修改作文的意识,但水平仍不是很高。这时,教师应该重视:加强指导,注重提高自改水平。在实际教学中,我注意教给学生一套修改符号,并从修改病句练起;注意通过多种修改方式:如:自我修改、小组互改、集体批改等等,让学生学会反复修改,在修改实践中逐步提高自己的自改水平。学生习作完成后,让学生自己或相互多读几遍,借助声音刺激,凭借语感,梳理思路,发现不当之处,从书写标点,用词造句到文意,一一加以修改。实践证明,边读边改,是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的有效途径。再如示范法,运用各种批改手段,渗透“自改”知识。还有评改法,心理学上认为:对他人的作品批判的思想更为深刻。同学之间的交换也能发现问题,一方面改进了同学的作文,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发现问题的水平。
  三、借助佳作,心中树立自改的“模范”
  叶老指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训练自改作文的基本功,也必须凭借阅读教学。我想,中年级学生的习作刚刚起步,课文是习作的示范,课外的一些优秀的习作也是孩子学习、模仿的例子。对一些好的文章,我会适当要求学生去背、读、摘、抄。这样,不但能增加学生的词汇、丰富其语言,还会在不经意间让学生体会到遣词造句、标点等的正确使用,初步感受到一些写作的方法与技巧,对提高学生习作的自改能力与水平会有潜移默化的、长远的影响。
  作为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进一步提高学生作文的自改能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当然,小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要符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还要体现作文知识能力训练过程的系统性和渐进性。我想,作为一名现代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转变作文评改的观念,把修改文章的权力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文章的主人。相信,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这方面将展现更广阔的前景。
  (常州市觅渡桥小学,冠英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