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教学导入新课的艺术
2011-12-29韩超峰
成才之路 2011年13期
摘要:在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实际需要、实例故事、典型案例导入等三个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统计学;导入;学生
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相当强的学科,要讲好新课,必须注意研究新课的导入艺术。导入是指在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课堂教学的序幕,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这一关,把握得当,可以为整堂课的成功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统计学课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主要介绍实例导入在统计学课堂中的运用。
生活中处处有统计学,我们要从统计学学科应用的广泛性入手,把枯燥无味的数字、符号、公式、法则、图形等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直观的容易引起想象的问题出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体验开始导入新课,使学生意识到统计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所学的统计学知识不但有用而且能解决大问题,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对统计学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及时抓住统计学本身的抽象逻辑美,诱发学生联想,在美感中提高他们追求真知的动力。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潜意识知识及生活经验相关性越大,学生对此的学习兴趣越浓。因此,课堂导入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出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导入上课的内容。
一、实际需要导入新课的艺术
《新课标》强调,统计学课程不仅要考虑统计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统计学的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使统计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理解一个统计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一个统计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统计学理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在一个充满探索的情景中学习统计学,让学生感到生活中需要这方面的统计学知识。教材中,素材的呈现,力求体现“问题情景——建立统计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与统计学有关的实际问题有很多。例如,在阐明“统计”概念时:我先用三根绳子打出不相同的绳结,然后增减其绳结数来表示某三个原始部落的狩猎比赛情况,让学生观察。在观察过程中,学生不难总结出统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做法。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实例导入,有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需要,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统计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样,可以使学生真正感受到统计学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进而使学生获得对统计学知识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实例导入新课的艺术
在人类统计学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值得颂扬、脍炙人口的统计学故事和统计学家轶事。结合课本内容,适当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统计学史或有趣的统计学故事,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学习统计学知识,领略统计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如高斯、笛卡儿、牛顿以及我国的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都有很多故事可以用来设计教学情境。例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利用历史上笛卡儿在梦中见到蜘蛛网上蜘蛛的爬动,受其启发发明解析几何的故事来设计教学情景。这样设置一些趣味性、探索性和应用性强的教学内容,让统计学背景包含在学生熟悉的情景中,学生会感到格外亲切、自然、现实。由常识性、经验性的东西逐渐上升为科学知识,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好奇心,并且在生活中逐渐养成勤动脑、多思考的好习惯。如讲“抽样调查”,讲了某人初下海经商受骗的实例。他从银行贷款100万元销售彩电,因缺乏经验,在一次对货主送来的200台彩电抽检时,图方便,挑选的5台恰好是货主事先安排好的,当然全部合格,签单付钱。但等实销时,发现了30多台次品,结果赔了20多万元。 然后让学生讨论,此人抽样检查时违背了什么原则,指导学生根据统计学原理检查产品质量,从而导入本课内容:抽样调查及原则。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以由实际到概念,再由概念到实际,加深学生印象,使原本抽象的统计学知识变得更加具体,益于理解。接着让学生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自然会对方程组有更深刻的印象,一定会收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三、典型案例导入新课的艺术
先用典型案例导入新课,例如在介绍“算术平均数”这一内容时,采用大家所熟悉的“平均分数”“平均身高”等为案例,进行详细的计算过程分析。教师通过这个案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抽象出“算术平均数=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的公式,认识算术平均数的普遍特征,让学生能从具体中归纳出一般。以此为典型范例,让学生通过学习获得与自身有关系的切身经验,从班级平均分的变化、平均身高的变化等看全班同学的成长足迹,探究其中变化的因素,把学生的情感融入学习知识当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在具体的实施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允许学生从自己的原有的思路(并非是教学中的理论)去阐述和分析,让学生在与教材的对比中感受教材中的方法和思路的经典,或是适当地点拨和提醒,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或是同学间能及时发现问题所在。教师要善于做倾听者,做“学生”,切忌过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很多同学在研究案例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的书本知识,而且发现了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潜能,提高了自信心,并加深了对统计学原理的热爱。
总之,通过设计一个巧妙的导入新课教学,学生对统计学原理课的认识和兴趣大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关注、获取和积累信息资料的能力大为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教学中,应精选案例,反复实践,形成职业学校特色的系列案例教材,这对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大有裨益。但是,统计学案例教学只是一种实践性教学方法,它不能完全代替统计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在统计学原理教学中,不能排斥其他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漯河市第二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