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等职业教育中体育情境的思考

2011-12-29张省

成才之路 2011年13期

  摘要:在目前的职业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适应中学生生理、心理的需要,努力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有趣味的活动中,既能锻炼身体,又能在不知不觉间完成学习任务,这已成为广大职业中学体育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情况,对职业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情景教学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分析了其在体育教学中几种应用的方法和容易出现的问题,希望对同行有点启示。
  关键词:职业教育;体育情境;思考
  
  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游戏,玩这种游戏的人应该是快乐的,这点职业高中比普通高中更加突显。但现在上体育课,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外在形式的整齐划一,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练而无趣;其次是为了考核、考查的达标要求,拼命地把体育课上成基本身体素质课,使学生练而无味;再次,体育教师“内功”差,使学生练而无劲;最后是教学设施不齐备,单调、老化,使学生练无激情……如此“硬环境”与“软环境”体育教学松散,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无事可做,甚至上“放羊”课,导致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由此看来,体育课注重“硬环境”的美化、协调,“软环境”(人文因素)的健康、和谐,才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学练有兴趣,课堂上精神饱满,这对提高课堂质量,形成有效教学,显得十分重要。
  一、设施环境
  教学设施的补充与改进,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投入中,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上级领导主要重视文化建设和实验实习设备的投入,忽视体育教学的投入,特别是体育硬件器材的投入明显不足,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加上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平时很少甚至没有体育比赛,也没有硬性规定的体育达标考核,认为不影响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体育课随便玩玩就行,这种听之任之的现象非常严重。近年来,加强了对普遍高中体育设备的无偿配置和补充,有的学校发放的器材与场地不配套,形成器材大量闲置与堆积。与职业教育比起来,更加突显职业教育体育器材设施的不足,使得职业中学体育教师成为无米之炊的“小媳妇”,学生成为徒手练习的样板,教与学都“无味”之极,直接影响体育教学,导致同等全国职业教育学生体质近几年明显下降。
  二、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是指教与学双边实践中的教学氛围、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师生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并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充分体验运动的乐趣,体验克服困难后取得“发现”或“成功”的喜悦,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要注重扩展其体质、个性、能力发展的自由空间,使其主动学习,愉快发展。因此,在职业中学体育教学中,要做好以下几点。
  (1)注意教育性原则。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是体育教学的基本原则,要以学生乐学为支撑点,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要更加广泛而深刻。要把学生学习的目的、学习兴趣、师生间的正常良好的情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德等非智力因素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知识以外的启迪,寓教于乐,管教管导,成人成才。
  (2)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原则。体育教学中,有许多练习项目需要学生作出努力,克服自身的惰性,战胜自我勇往直前,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预定目标。这时,教学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十分重要。教学方法、手段、形式要多元化,死板、生硬、千人一面的教学方法与方式,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体育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体育教学要“授之以趣”,突出学生乐意学习、需要性学习,在教学中不断激励学生,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育老师在体育教学中,一方面要“激情、激趣、激志”,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精神,另一方面要“激凝、激思、激智”,激发学生的心智活动,达成在快乐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快乐的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乐学精神。
  (3)注意培养好体育骨干。体育骨干和体育优秀生,成为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好助手。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重视教与学诸要素之间的(特别是体育骨干)协调、同步与互补,以形成体育教学活动协同高效的运行机制,形成有效教学,使体育教学的整体功能得以放大、增值,从而使教学实效最大化。
  三、情感环境
  体育课中有一个好的情感环境,就能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学生有兴趣、精神振奋,对提高课堂质量,显得十分重要。体育教师如何将体育教学活动置于一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贴近生活,使体育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快呢?
  (1)做好教师的表率作用。“身教胜于言教。”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教师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乃至着装,无一不直接影响学生。教师要精神饱满地对待每一节体育课,要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体育课的关心和对学生的爱心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种炽热的情感和无私的奉献。只有这样,才能架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体育教师的威信,是通过长期的表率作用而形成的。
  (2)尊重和爱护学生。要尊重学生,体育教师就要抓住课前准备、课中调节、课后反思。课前要认真备课,教学结构要考虑外界气节的变化因素,课内教材的搭配要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运动负荷要根据学生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而机动掌握。课中要灵活调节,列队时背风,背阳光直射,要注意课堂的节奏、气氛的掌握和控制。对待课堂上的偶发事件、违纪学生的处理上,要注意批评的环境和处理的方法,尽快地使体育课堂教学从逆境中走出来。课后要冷静反思,回头看预期效果。要注意信息的反馈,课内对学生的表扬是否达到鼓舞的目的,如果是批评,是否使学生得到激励,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有帮助。对差生一定要一视同仁,做到不偏爱、不歧视、不袒护,不冷落,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只有尊重和爱护学生,学生才会与老师主动配合,积极参与,以情换情,以情育情,课堂自始至终处于良好的情感环境之中。有尊重和爱护,才有教育。
  总之,有好的硬件设备为基础,有尽心尽责的教和积极主动学的氛围为主体,有融洽的师生情感作保障,就能使每节体育课都成为育体、育心、育才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郑朝东.论如何加强职业学校体育
   教学[J].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