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应试技巧指导提高复习备考效果
2011-12-29郭玉友
成才之路 2011年13期
摘要:高中学生,从入学的摸底考试到最后的高考考试,需要经过不计其数的小考和大考。作为高三班主任,应加强应试技巧指导,注重应试心态调整和应试技巧的培养,这对于帮助学生学会从容面对、科学备考,提高复习备考效果,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年来,作者坚持做好应试指导“一二三四五六”工作,即明确一个目的,增强两个意识,做到三个相信,注重四个加强,注意五个不要,处理好六个问题。
关键词:技巧;指导;提高;效果
一、明确一个目的
即明确考试是为了检查复习效果,提高应试技巧,培养学科能力,从而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因此,对考试要保持一个良好心态,努力做到“重过程,轻结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只以尽力而无悔”。不能把考试看成命运的决战、人生的决战、前程的决战,使学生避免因高度紧张造成的考试焦虑、考试失常等现象。学生要做到考前精心准备,考中耐心对待,考后细心总结。
二、增强两个意识
结合高考试题易、中、难比例分别为20%、60%、20%的特点,指导学生增强“抢分”意识和“挤分”意识。先“抢分”——先做中、低难度题(要会忍);后“挤分”——后做难度较高的题(要会韧)。①努力做到:快做“易题”不丢分,稳做“中题”少失分,慎做“难题”多得分。②注意“我易、人易、大家易,看谁最仔细;我难、人难、大家难,看谁心不烦。”
三、做到三个相信
(1)相信自己。信心是高考成功的灵魂,是高考成功的精神支柱。自信能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积极的情绪和积极的自我暗示,答卷的速度就快,正确率就高。指导学生学会微笑,让微笑给自己增添一份自信,一份从容,一份乐观,一份力量。要学会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以增强自信。比如,感到复习不充分或遇到难题时,不妨自我暗示:“我没复习的,别人也没复习;这道题对我难,对别人也难”。要学会给每次考试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实力与心态的恰当目标,从而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学习实力,相信自己能考出应有的水平。
(2)相信第一印象。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不要轻易更改答案,特别是选择题。因为大多数同学往往是改错的多,改对的少,与其浪费这部分宝贵时间去改,不如认真去做或检查其他题。
(3)相信答案就在材料之中。结合高考注重考查学生信息的获得、提取和处理能力的特点,指导学生要相信答案就在材料之中。因此,要认真阅读材料所给文字和图像信息,根据试题要求和教材知识仔细分析,从而得到正确答案。
四、注重四个加强
(1)注重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高考本身犹如“精明的命题者”“挑剔的阅卷者”和“聪明的答题者”三方共同参加的一场高级游戏。要通过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使他们更聪明,能够猜测到命题者的立意和所设误区,能够掌握住阅卷者挑剔的技巧,规范地去作答,不给或少给其挑剔的借口。
(2)注重加强热点问题复习的指导。要将热点问题的复习,落实到主干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复习之中,避免为热点而热点。
(3)注重加强培养学生遇到“三新”(新信息、新情景、新角度)问题时做到“三清”(清醒的头脑、清晰的思路、清楚的表达)的能力。因为高考试题为避免高三教学中“押题”“赌题”现象,而往往具有“提供新信息、创设新情景、设置新角度”的命题特点。而清醒的头脑是考出好成绩的前提,清晰的思路是考出好成绩的关键,清楚的表达是考出好成绩的保障。
(4)注重加强主观试题答题方法指导,提高主观试题的得分能力。做主观试题时,首先要克服畏难情绪,增强得分信心,然后要先通读,后精读。先快速通读材料设问,做到整体把握,心中有数(试题的数量、难易);再结合设问精读材料,做到关注局部,眼中有效(试题的有效信息)。精读时要至少认真读3遍,并在关键词、关键句上留有痕迹。
五、注意五个不要
①不要在考试前给自己每科划定分数。因为试题的难度不由我们控制,所以要争取做到“不求高分数,但求高水平”。②不要在考试过程中频繁看所用时间,以避免浪费宝贵时间和影响自己的情绪。③不要在考试过程中过度关注其他人答题速度,以减少忙中出错、欲速不达。④不要忽视考虑分值来答题。要按分值找要点,按分值定详略。⑤不要把读题等同于审题。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的读题不能算真正的审题,真正的审题需至少认真地将试题读3遍。
六、处理好六个问题
(1)处理好“距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的问题。当监考老师宣布“距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时,要相信“坚持到底,笑到最后;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丽”,争取做到“铃声不响(交卷铃),思维不止”。应注意:①15分钟能做5~8个选择题,或1~1.5个主观题。②此时不是“大势已去,大局已定”,而是“大有可为,大有所为”。③相信“成也距离考试结束这15分钟,败也距离考试结束这15分钟”。④要有条不紊地答题或重点检查。
(2)处理好整体与部分关系的问题。坚持整体把握,争取做到“不因一问丢一题,不因一题失一科,不因一科失高考”。
(3)处理好思维出现故障的问题。考试中做某道题思维出现故障时学会“忍”,此时不要慌乱,要知道这也是正常现象。只管继续往下做自己会做的题,过一段时间在做那道题,就很可能体会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和“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感觉。
(4)处理好答题顺序的问题。结合高考试题分布有“难不一定在后题,后题不一定就难”的特点,为符合学生答题习惯,利于学生稳定情绪,指导学生做到遵循“从前往后,由易到难”的答题顺序。
(5)处理好规范答题的问题。高考对考生来说,不是考你会了多少知识,而是考你减少了多少失误,高考成功最大秘诀就是把失误降低到最小程度。因此,要做到思维规范、语言规范(克服使用生活用语习惯,主观题答案要做到:要点化、层次化、术语化)、书写规范(主观题答案要书写清楚、工整,减少不必要的失分)。
(6)处理好卷面利用的问题。一、二卷上都要在关键词、关键句,拿不准的题号上“留有痕迹”(答题卡除外)。这样既有助于提高学生审题和解题的速度、质量,又有利于学生在检查时突出重点,从而节省宝贵时间。
高考复习备考中,只要真正将应试指导的“明确一个目的,增强两个意识,做到三个相信,注重四个加强,注意五个不要,处理好六个问题”落实到实处,相信我们的学生无论是在平时的模拟考试中,还是在最后的高考考试中,都会避免失常发挥,做到正常发挥,争取超常发挥。
(唐山市迁安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