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探
2011-12-29杨孝周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4期
摘 要: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激励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育。而小学教育是学生最基础的教育阶段,是培养和开发创新意识的最佳时机。数学教学在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上有着无限的空间,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改变教学理念、拓展思维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创新意识
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激励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在教育。新时代要求的是具有创新能力的多方面人才,九年义务教育也一直强调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教育。因此,在培养创新意识方面应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意识。在此,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谈一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实验证明:环境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尤其是对小学生,他们还没有充分的判断能力,容易受环境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创设宽松、和谐、自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学生为中心创设适合他们的教学课堂,诱导学生进行探究,从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在讲“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向学生出示一个长方形的图片和一个正方形的卡片,其中长方形的卡片折起来正好是一个小正方形。之后,引导学生思考,长方形的面积有几个小正方形卡片组成,从而诱导学生思考如果是更大的长方形面积,比如:教室、家里的院子、操场等等,也用小正方形的面积去测量吗?将学生引入到讨论、探究阶段,让学生自主地去探讨这个问题。最后总结学生研究出的方法,并作出评价及导出教学内容。通过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创设,诱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以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阻碍了其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其思维发展的空间,只是让学生一味地接受,占有被动的位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因生定教,同时对于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是单一的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应多方面地关注和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地发展学生的素质教育,在教学和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诱导创新意识
思维能力直接影响着创新能力的发展,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给予学生自主的权利,让学生尽情地去发挥,小学生的思维一般都很敏捷,对事物充满好奇,将世间的一切都想象得很美好,且想象力很丰富,而数学知识本身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维空间,让学生通过不断的想象,发展思维的敏捷性,从而提高创新能力。如:还以“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为例,在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之后,可以让同桌之间相互自由地设计有关长方形面积计算的问题,之后,相互解答对方的问题,其设计问题的要求是:题目不得有重复,这样逐渐诱导学生拓展知识面,此过程也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
总之,学生的创新意识应从小学开始培养,而数学教学作为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情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对小学数学知识学以致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吴大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意识.小学数学研究.
[2]代蕊华.课堂设计与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杨东.新课程教学基本策略[M].开明出版社.
(作者单位 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三元乡九年义务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