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有效情

2011-12-29王娟聪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4期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开头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但它却往往影响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头导语,用别出心裁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要有“吸引力”,从“外在化”到“内在化”
  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这种“外在化”有一定的效果,但会随着外在因素的消失而消失,是短暂、肤浅的。只有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持久、深刻。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二、要有“数学味”,从“生活化”到“数学化”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也十分强调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孩子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我们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感悟、有趣的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操作、交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创设开放式的活动情境,通过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说一说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由形象感知过渡到建立表象的层面,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三、创设情境要有兴趣性
  上数学课就得有个数学环境,因此教师在课上创设出合适的数学情境是讲好一节课的前提。杨亚玲老师讲过:好的数学情境既要有数学味道,又要减少数学干扰。否则就很容易变质为只图热闹忽视效果的数学场景。统计是很有意思的一类知识,通过一、二年级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类适合自己的统计方法。
  以上是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点滴体会,“真实性”是创设情境的基本前提,“生活性”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兴趣性”是保证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其重要作用的动力机制,结合三个方面的要求去创设情境,才能创设出符合学生需要的“真”情境。总之,教师要不断积累课堂情境知识,才能创设有效情境及优化课堂教学。
  创设情境却说爱你也容易。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上虞市陈溪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