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计算机英语特点及学生自主学习探析

2011-12-29杞春兰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4期

  摘 要:计算机英语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从语言的本质特征分析计算机英语的语言特点;从中职学生年龄特征、职业教育目标和计算机英语的学科要求等方面分析计算机英语与中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意义及重要性;从教师、学生、学校等三方面探讨怎样培养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英语;自主学习
  
  一、问题提出
  由于计算机的广泛使用,与之相关的计算机英语也在不断变化。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是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不断变化的计算机知识与学生的英语基础之间出现了矛盾。笔者认为,为了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达到英语为计算机专业知识服务的目的,有效的途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中职计算机英语的语言特点
  计算机英语与其他专业英语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专业术语多、更新快,频繁使用长句,常用被动语态等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一)词汇特点
  词汇特点主要体现在其构成方式上:
  1.派生词(derivative):用词缀法(affixation)对单词词根(root)加前缀(prefix)或后缀(suffix)构成新词。如:multi(多)+user(用户)=multiuser(多用户);possible(可能的)+bility=possibility(可能性)。
  2.复合词(compound):用合词法(composition)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词组按一定的次序排列构成新词或词组。如:desk(书桌)+top(顶部)=desktop(桌面);system software(系统软件)。
  3.缩略词(acronyms):用缩略法(shortening)将较长的单词简化,去掉其中一部分首部或尾部,或略去一个单词起始部分或结尾部分,剩余部分偶尔有细微变化,构成与原词相同意思的短单词;或者将组成词汇短语各个单词的首字母拼接成一个大写字母的字符串。又分为缩短词和首字母缩略词。
  缩短词如:dir=director(目录);Modem(调制解调器)=modulated demodulator,是调制器(modulator)与解调器(demodulator)的缩写形式,它有简洁、准确、单义和稳定的特点。
  首字母缩略词又分为按照开首字母发音的和按照拼音方法读音的。如按开首字母发音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如按照拼音方法读音的: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硬件输入/输出基本设置程序,读['bai?藜s];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读[raem]。
  4.转换词:用转换法(conversion)在不加任何成分,不改变词形情况,把单词由一种词类转化为另一种类的方法,主要是来源于公共英语的词汇,既取其原有含义,又赋予计算机领域固定的专业意义。如:memory存储器(普通英语译为:记忆、记忆力)。
  5.合成新词多:主要是计算机语言、程序语句、文本注释、命令字、指令字以及网络操作中广泛使用的专业术语和命令。
  如:表示信息单位的bit(比特)“字节”。一台计算机有8M内存,其中“M”就是megabytes(兆字节)的简称。
  (二)语句特点
  这里指计算机英语的句子和语法特点。与本专科教材相比,中职计算机英语教材的语句相对简单,因此谈得简略些。它多用简单句和长句。用简单句清晰地表达原意或表述定义或阐述现象。用结构精练、信息量大、准确性较高的长句,准确精细地描述事物过程。有时句子较长,甚至一段就是一个句子。
  如:Some virus can destry a computer’s hard disk or take up memory space.某些病毒可以破坏计算机的硬盘或者占据内存空间。
  其语法最有特点的是常用被动语态和一般现在时。有人统计计算机专业英语中被动语态的句子占1/3~1/2。即使用主动语态,主语也常是非动物的(inanimate subject)。特别在说明书、手册中广泛使用祈使句和被动句。
  如:Target cannot be used for backup.目标盘不能用作备份。
  Quit all applications and restart Windows.退出所有应用程序,然后重新启动Windows。
  三、中职计算机英语与自主学习的意义及重要性
  (一)自主学习概念界定
  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靳玉乐教授认为:自主学习也称为自我调节的学习,是学习主体在学习目标、过程和效果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检测、自我评价和自我反馈的主动建构过程。它分广义的自主学习和狭义的自主学习。狭义的自主学习是学校教育,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四个教学要素。本文指狭义的自主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主动积极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的发展。
  (二)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影响
  学生的年龄特征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水平。中职学校学生处于青年初期,是从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其智力发展逐步达到成人水平,并且具有强烈的独立性和自觉性,对未来有了较为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学生的学习动机、元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发展得比较成熟。教师可以教育和引导学生认识学习是自己的事,学会自主学习,能自学就尽量自己学,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三)职业教育目标规定
  自主学习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个教育目标。《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中规定:中等职业学校英语的课程教学目标之一是: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四)计算机英语的学科特点要求
  计算机英语课程是一门交叉学科,是计算机与英语有机结合的课程。由于计算机学科的特殊性,大部分计算机的新技术来源于英语国家,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技术文档和资料普遍是英文,计算机的键盘键名,显示器屏幕上的窗口菜单、各种操作系统的命令及屏幕提示、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的语句及编辑、编译过程中的屏蔽出错信息,都充斥着大量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短语及句子。因此学好计算机英语有利于对计算机技术的理解与掌握,有利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
  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促进了计算机英语知识的迅速发展变化。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各种计算机英语新词汇、新知识大量涌现,我们要不断地学习新的计算机技术,才能对不断出现的新的计算机专业词汇理解和记忆。
  四、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教师鼓励和指导
  鼓励树立自信。美国教育心理学中有一个流行术语,叫做self-fulfilling prophecy(自我实现预言)。意思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是随着教师的语言、态度而变更的,教师对一个学生态度和善,语言尊重,学生的学习成功率就大。中职学生英语基础、学习习惯都较差,教师应多鼓励,尽力使用倾向激励的委婉语,培养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树立学生的自信和自尊。
  
  指导学习策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元认知策略欠缺,学习上缺乏有效的计划和管理,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制订具体学习任务(如单词记忆)的学期目标,学会细化成具体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周目标、月目标,主动构建一个以课堂学习为主的课内与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系统。
  (二)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
  课堂教学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根据课程特点大量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营造专业学习氛围。学习关于硬件的英语词汇时,把学生带到计算机组装室,找到对应的实物(或板卡)进行讲解,让学生查看上面各种元器件的简写标示符,同时辅导学生阅读元器件的英语说明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创设职业情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运用参与式和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式,遵照学科特点和内容要求,提供各种计算机英语资料让学生感受自主学习过程。如:利用IBM、Microsoft等公司网站介绍其新技术和新产品特点的英文版视频和动画;利用免费的博客空间作为教师的辅助教学平台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平台。博客空间方便教师上传英语学习资料、作业等,还能开展专业英语学习讨论。通过师生相互访问、交流,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有计划、有选择地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去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变“要我学习”为“我要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学校环境优化为辅
  优化课程安排和课堂教学。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英语课通常在二年级开设,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是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为单元编排的,如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库原理等。学校教务处安排课程时要使计算机英语的教学进度与计算机专业课程协调。课程的次序安排既要符合计算机专业要求又要兼顾英语知识的学习。
  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帮助计算机专业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身英语水平,英语教师需学习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知识。高素质的英语教师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中职计算机英语的语言特点、职业教育目标要求、学生年龄特征等方面共同决定了中职学校应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就业岗位所需的英语技能,还使其培养了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满足人和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2]靳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3]陈安福,张洪泰.教育心理学[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 四川省攀枝花市经贸旅游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