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绕“就业”开展高职英语教学

2011-12-29郑亚君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4期

  摘 要:现代企业对高职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要求日益提高,而目前高职生英语学习现状并不乐观。因此,要提高英语教学成效,满足企业对高职生的能力需求,高职英语教学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职业能力需求为目标来进行改革。可通过分析不同专业英语能力需求,构建模块化、递进式课程组合,开展项目制教学,采取多元化评估等提高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成效。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就业
  
  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2003年7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明确要求高职教育应把服务于社会对职业性人才的现实需求和学生的就业作为最主要的办学思想。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也应当以就业为导向,以发展职业能力需求为目标,紧贴社会需求和岗位要求开展教学,这样才能既充分体现高职教学“实用为主,够用为度,适当加强”的理念,同时也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满足企业需求。
  一、对高职毕业生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的需求分析
  高职生在校期间,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通过了PRETCO考试;学生参加四级、六级考试的积极性也很高,也有不少同学能通过考试。但是从毕业生反馈和企业调研的情况来看,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整体满意度不高。有调查表明“听说能力”是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最不满意的英语技能项目,其次是“综合应用能力”。而学生也反映,在校所学英语知识和技能的适用度不高。因此,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必须从深入分析和了解毕业生工作岗位的英语应用能力需求入手,紧密联系实际情况,改革教学内容。
  现代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不再只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对职业核心能力——包括学会学习能力、交流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职业核心能力,并不针对某种具体的职业、岗位,但不论人们从事何种职业,都离不开一种通用的职业能力,因此又被称为职业通用能力。
  高职教育是为区域经济服务的,需要不断调整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在经济结构调整及转型升级新形势下,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急增。这既为高职院校学生拓展了更多就业机会,又对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企业转型升级,需要员工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发挥创新能力,也要求员工具有良好的职业适应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高职生英语学习现状分析
  就目前的高职英语学习现状分析,普遍存在学生学习动机不强,教学成效偏低的情况。大量实证调研表明,高职生由于基础薄弱、学习信心不足、学习能力偏低等原因,英语学习动机较弱。如果教师继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照搬理论化、教条化的教材,教学成效会非常差,很难有效提高英语学习效果,也难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提高英语知识技能的针对性和适用度,是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英语教学成效的有效途径。
  三、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开展高职英语教学
  1.分析不同专业英语能力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高职人才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体现在高职英语上就是要求毕业生就业时,拥有该岗位所需的英语应用能力。根据调查,文科专业学生在将来的职业岗位上,面临大量与客户在电话、网络、商务会谈中的直接交流,因此对英语听、说、写的要求较高。职业岗位要求从业者在业务资料阅读和翻译方面有所擅长,能看懂产品说明、维修指南等资料,能接受专业知识培训和技术指导。
  因此高职英语教学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职业需求,在夯实语言基础的前提下,有选择性地使用教材,有侧重地发展英语职业技能,切实提高学生在职业岗位应用英语的能力。
  而且,随着产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学习内容要紧跟形势,常用常新。高职英语教师应深入产业、行业一线,搜集素材,并根据学生特点和需求,编写切合实际的实用性讲义,并不断更新。
  2.采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在语言训练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职业能力和其他相关能力的综合,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胜任职业岗位资格的全面素质。通过结合专业特点,采用项目制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融入与专业相关的英语应用知识和能力训练,一方面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能有效地增强学生全面就业能力,包括工作过程中的英语交际能力、学习能力和职业能力等。
  在项目制教学中,教师选择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项目,学生一般以分组合作的方式学习,需要首先确定项目步骤,储备语言知识,然后合作实施项目,最后实施效果评价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专业英语知识及时运用到职业英语实训中,真正做到“做中学”;而且学生是项目的组织者、实施者和主导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获得激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团队合作中,学生的责任意识、协作意识、表达能力等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3.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递进式模块化课程组合。高职英语教学计划的制订和课程的设置应根据职业岗位(群)上职业能力的需要,通过广泛的调研,并及时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进行调整。目前对高职英语教学有重听说、轻阅读的偏向,这其实是对职业英语运用能力的片面认识。根据调查,有的岗位比较强调听说和交流,而有的岗位,特别是工科的一些技术性岗位,对阅读能力要求比较高。而且,语言教学有其特殊性,不能把某个技能完全割裂开来进行训练。所以,高职英语教学有必要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化课程,并将课程模块进行递进式的组合。
  一年级可开设以英语基础技能为核心的综合英语模块,以夯实语言基础,并帮助学生通过等级考试;同时开设以提高交际能力为核心的听说技能训练模块,满足基本的交际需求。二年级应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职业英语读写模块和职业英语口语模块,并根据各个专业将来的岗位需求,对课时和授课内容进行优化组合。这些课程模块,应着重在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领域、工作地点、工作用语、专业词汇等方面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跨越就业鸿沟,适应就业需要,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在必修课程之外,还可开设以提高就业能力为目标的英语选修课程模块:如求职(就业)英语;跨文化交际;实用英语写作训练等。这些课程可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应聘前的英语求职技巧培训。学习英文简历的正确写作方法、大方得体的应答方式和基本的社交礼仪,以充实个人的内涵修养,确立个人魅力,培养求职能力。
  4.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多元化评估。长期以来,我们往往用书面考试来衡量英语学习效果,这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不符合社会需求的。目前社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主要是用英语交际和沟通的能力,所以,英语教学的评价体系和方式应当改变,应当让评价机制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英语沟通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多种方式结合,各个阶段综合,才能对学生英语能力有比较全面客观的评价,这样的评价结果才能反过来促进学习的积极性。
  5.实行英语等级证书与职业英语技能证书“双认证”。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的等级考试(PRETC)作为大学生英语能力考核的方式,具有普遍性。由于高职生在技能上更强调专业性,取得专业的职业英语技能证书对于求职和就业来说,更具有说服力和针对性。因此,在认同PRETC证书的同时,如果学生能根据个人爱好,在所学的专业领域取得相应的行业应具备的职业英语技能证书,也可视为同等英语能力的证明。
  高职教育就业的宗旨决定其英语教学必须以提高职业能力、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通过深入分析职业岗位(群)英语能力需求,合理设置课程模块,优化教学和评估方式,一定能在提高高职生英语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方面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陈素花.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高职英语教学体系的构想[J].教育与职业,2007(32).
  [2]崔颖.职业需求本位:高职英语教学新导向[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3).
  [3]张启富.高职教育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问题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作者单位 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