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效率提升的思考
2011-12-29李春香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4期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何切实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话题。
一、积极阅读积累
教学实践表明,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个性化阅读需要唤起平时的积累。没有大量阅读,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就学不好语文。只有当学生具备了足够的阅读积累,才能有效增强与文学作品的共鸣,从而产生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提高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看报的习惯,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同时,建议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自己所认为的优美词语、精彩段落、名篇佳作,要坚持不懈地做好读书笔记。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可以是课文中的内容,也可以是课外的内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要着力提倡学生上网的阅读积累。
二、重视诵读感悟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多诵读,熟读成诵,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加思索而顺理成章。”新课标强调:“阅读教学应提倡标新立异,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地解读作品,对作品进行创造性的思考,进而达到个性化的感悟。”由此可见,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我们应重视学生诵读感悟的指导,将诵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针对一篇文章的诵读,要求学生该读出画面时要读出画面,该读出情感时要读出情感,该读出见解时要读出见解,该读出方法时要读出方法。在具体阅读中做到边读、边想、边画、边批、边注,如对于“自学性朗读”,要求全班同学读完、读好,切不可匆匆过场;对于“理解性朗读”要为学生留够试读、练读的时间,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以《草原》一文为例,作者老舍先生用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着的人们。具体教学时,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进行反复诵读,通过文本中所描写的草原之上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等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到“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由衷地发出“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三、捕捉动态生成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耐心细致地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声音,观察并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转化为随机生成的教学环节。如一位特级教师教学《颐和园》一课时,针对文中语句“油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中的“滑”字,提出自己的疑问:“老师,这个‘滑’字用错了,因为油船、画舫都属于船,船在水中运动是划船,而不应用‘滑’。”此时教师并没有因学生的突然提问而慌乱,反而以“滑”字为契机,当堂生成一个教学新环节,反问学生道:“‘滑’字真的用错了吗?”随后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且看同学们对于“滑”字理解的动态生成:生1:“我觉得‘滑’和‘划’这两个字同音,很有可能印刷错了”。生2:“我觉得这个‘滑’字不会印错,因为课本是经过作者、编辑多次审查和核对的。”生3:“联系前文‘湖面静得像一面镜子’这一句,可以看出湖面是平的,油船、画舫轻盈而缓慢地在湖中运行,好像在平平的镜面上轻轻地滑过。这个‘滑’字用得太准确、太精妙了,它生动地描绘了昆明湖那平静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湖水的喜爱之情。”这时最后那位提出问题的学生也流露出了赞同的目光。
四、强化练笔训练
训练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方法,多读多写是提高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语文新课标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阅读与习作就是语文学习中最为主要的实践活动。叶圣陶先生曾提出:“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小学课文教材中有着很多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这些文章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而且有着清晰的段落、优美的语言、丰富的词语以及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都是学生较好的语言学习的媒介,文字表达的范本,有利于我们对学生进行扎实的听说读写训练。
如学习了《黄果树瀑布》一文后,可要求学生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处自己喜欢自然景点;学习了《夹竹桃》一文后,可要求学生仿写一种熟悉的植物。此外,我们还可在文本的“不确定”与“空白”处引导学生进行练笔训练。如一位老师教学《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时,针对文句“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于空白处发问:“那么,司马迁在狱中到底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呢?司马迁在狱中经受了哪些磨难?他又是如何面对困难坚持写作的呢?请同学们拿出笔来写一写。”教学实践表明,此种练笔训练不仅能较快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能够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和对课文语言形式的把握。
参考文献:
[1]徐君霞.激发学习兴趣 优化阅读教学[N].甘肃经济日报,2005.
[2]赵子志.个性化阅读策略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05(5).
(作者单位 江苏省建湖县九龙口镇明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