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生物活动 探索素质教育
2011-12-29罗少畅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4期
生物活动与学科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各有侧重,在生物活动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过的生物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生产中所遇到的生物问题,提高学生生物的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等。
一、组织生物史教育活动,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精神
温家宝总理2009年在北京听课时指出:教育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自由的环境,不仅学会书本上的东西,更要学会书本以外的知识。
生物史可以说是无数生物学家用他们毕生的心血乃至生命写成的历史。我在平时上课中注意搜集有关生物学家如何在自然界中发现生物奥秘的史料,或由学生自己去搜集这些生物史料来开汇报会,在汇报会上学生们讲述了很多科学家为了探索生物的活动规律而不怕艰苦,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例子。如我国明朝举世敬仰的医药学家李时珍用他毕生的精力写成了一部医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的执著才使人们懂得在手术时应把各种器具严格消毒,从而挽救了很多病人的生命;达尔文经历五年的环球旅游,历经千辛万苦,进行大量的动植物和地质方面的调查,完成了《物种起源》,宣告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确立。该书的出版却遭到宗教势力的激烈反对,但达尔文对此并不退缩,敢于面对反对派,用更多的事实证明自己的正确性。通过汇报会,大大激发了学生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精神,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二、在实验探索中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
温家宝总理曾经把“学、思、知、行”这四个字结合起来,提出作为教学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做到学思的联系、知行的统一,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良好的科学品质是一个人科学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从事科学研究的良好习惯、科学方法和思维品质等。我借助生物实验,让学生明白实验可惯的养成要靠长期的训练。在生物实验的教学活动中我将其作为一项内容进行设计,实验中的每项基本操作要严格要求,做到规范化;美化实验室环境,严格训练学生在采集实验标本时注意保护好植物,节约材料,注意环保,实验桌面干净明亮,每次实验之后要打扫好实验室的卫生。
设计探索性实验,当作科研的“模拟”,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情景中,让学生亲身探求新知识,使自己成为发现者,从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同时,也提高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如在生物教学活动中安排了一个科学小探索专题,提供了如下材料及问题:
1.材料:蚕豆种子、绿豆种子、黄豆种子、小麦种子、水稻种子。
2.问题:(1)探究根依靠哪部分向前生长?
(2)探索根的哪部分是向地性弯曲最敏感的部位?
(3)选用哪些种子做实验效果不明显?为什么?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材料、选题进行研究。这项生物实验,达到模拟科研的情境:“选材料→选题→论证方案→动手实验(时间约需三至五天才能完成)→得出有关结论→对比实验结果→发现问题的规律性”。通过这项实验,使学生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锻炼了学生学习研究知识的耐心,也让学生明确科学研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观察研究。
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留意身边的生物现象,培养学生的社会发展性的品质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听课时指出:以“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为基本出发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会生存”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提出“学会关心”。“学会生存”“学会关心”成为全球性的共同主题。“学会关心”是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在开展生物活动中,我注意收集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与环境保护、生物技术与经济发展、生命科学、试管牛、羊等专题资料,给学生阅读,并组织他们讨论;组织学生调查学校周围的环保问题。通过学校的生物园,传授一些基本的栽培技术及无公害的意识给学生。分组带学生到校外果场、生产基地参观学习等,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且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环境、关心人类生存等“学会关心”的品质。
四、组织多种形式的生物活动,发展学生的生物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是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人们要服务于社会,必须输出自己的信息。按照心理学的规律,活动与能力相适应。学生的生物表达能力是由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要和实验操作能力构成的。我平时注意设计多种形式的生物活动来发展学生的生物表达能力。组织有关生物科技的新闻报告会,学生做实验后关于实验情况进行汇报;学生校外环境调查、学校周围的植被、动植物分布的调查的报告会等形式,让学生有充分的口头交流机会,从而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组织以学生自学为主的生物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一个人一生所需的知识85%以上靠自学获取。特别是在信息社会里,自学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是“学会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在生物活动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转变为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的主体。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时,要侧重培养以下能力:
1.知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生物课堂教学的观察内容分为对实物、标本模型、挂图板图的静态观察和对实验过程的动态观察。我从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入手,进而指导观察方法。以“泌尿系统的结构特点”为例:首先观察泌尿系统模型;用“如何区分左右肾”引导学生以综合分析法观察肾门,弄清输尿管在下,肾动脉在前,肾静脉在后,左右肾即可辨别。
2.思维方面,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什么叫变态发育,比较蝌蚪和青蛙的形态结构及生活习性的差别?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课本、归纳知识重点、提出疑难点是自学能力的重要方面。生物活动中指导学生看书,找出知识要点,并能找出疑难点共同讨论。
最后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生物知识解答有关生物的练习题,通过这些生物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真正激起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青少年学生关心环境、爱护环境的意识。
(作者单位 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龙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