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中初高中内容衔接的探究

2011-12-29林旺金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4期

  摘 要:化学教学中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历来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点问题。从梳理和整合初高中知识结构要过教师关和知识结构的断裂和承接关两方面阐述初高中知识结构的断裂以及承接的处理问题。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重视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会对比、归纳有序地对信息进行类比、迁移,强化对知识的归纳整理等三个方面对初高中内容衔接进行粗浅的探究。
  关键词:化学教学;衔接;探究
  
  化学教学中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历来是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点问题。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这个问题将进一步凸显。要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教师应当对初高中知识结构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整合。正确处理好学生化学知识的断裂以及承接的问题;要明确初高中课程标准的定位和要求,以便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创设适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的环境,努力架设初高中内容衔接的桥梁。
  一、初高中知识结构的断裂以及承接的处理
  初高中知识结构的脱节,给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一年级师生的教与学带来很大的障碍,梳理和整合初高中知识结构尤为重要,要过两关。
  1.教师关
  没有很好地解决初高中知识衔接问题,将给未来高中阶段学习带来困难。而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教师。无论是初中或高中新接班的化学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化学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教学必备的各项技能外,还应认真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刻苦钻研教材。特别是熟悉初高中教材的承接关系,形成对教材教法全面的见解,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这样才能在化学教学上注意好知识的梳理和整合,取得较为顺畅的衔接。有一方法值得借鉴:即教师暑假期间教师培训内容之一,是对九年级化学教师考查当年的高考化学试题;新高一年级化学教师考查当年中考试题。
  2.知识结构的断裂和承接关
  从教材编排体系中可以看出:初中化学教学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虽然拓宽了知识面,注重学生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但降低了知识点的难度,精简了许多次要的概念,缩小了计算范围。这样与高中衔接,势必造成知识结构的断裂,要过好知识结构的断裂和承接关,必须做好以下方面。
  (1)九年级教学中应关注核心概念,突出内在本质联系。如:盐的概念教学,学生了解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叫做盐之后,应让学生从讨论中得出NaHCO3、KHSO4、Cu2(OH)2CO3也是盐的结论,并在“物质的分类”教学中让学生知晓: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的分类情况。
  (2)教学中应重视将基础知识线索与活动过程,方法思路线索以及自然现象,生活和生产实际问题线索的紧密结合,融合统一,以弥补知识结构断裂。如: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中,学生不难算出1克氢气和8克氧气完全反应生成9克水。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讨论:2克氢气和8克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水?1克氢气和9克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水?由学生讨论这两个问题是否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学生通过问题的讨论,教师由势利导综合分析对比,得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中,实际过量问题的计算方法。
  (3)要在教学中采用多层次、多线索地整合教材内容,使教学过程具有发展性。如:九年级化学学习中,只要求学生了解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把氧化还原反应的许多概念模糊带过,甚至从不涉猎。而氧化还原反应在高中阶段学习又是一个重要知识点,因此应在教学过程中,从发展性的观点出发,整合教材内容,有必要在九年级教学中介绍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并从元素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去理解氧化还原反应。让学生初步理解有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并能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知道常见氧化剂(如:O2等)和常见还原剂(如:H2,C,CO,Al等)。
  二、重视学生学习方式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是衔接工作的抓手
  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是以获取知识为主,是一种被动式的学习;高中则是以探究性学习获取知识为主,是一种主动式的学习。两者差别很大,许多学生不能尽快地适应这两种学习方式的差别,导致刚进高一年级不久就迅速“掉队”,从而引起了高中阶段学习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缺失。因此,这要引起我们教师的重视和关注。如何做好学习方式的转变和营造良好的价值观形成环境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强烈的兴趣欲望去解决问题,才能学得轻松,学得轻松后又会激发对新的问题的研究兴趣,形成良性循环。研究性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现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从而提高兴趣的好方法。应多加指导加以应用,以达到提高学生学化学的兴趣。如九年级化学复习时,安排研究性学习内容:硬水如何软化?让学生不用物理方法思考软化硬水的方案,教师指导并提供必要的Na2CO3等药品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通过设计方案,探究知识,使学生及时懂得Ca2+、Mg2+的消除方法。这既巩固了盐与盐、盐与碱之间相互反应的知识,又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掌握了硬水软化的化学方法:加Na2CO3软化硬水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在复习阶段既巩固了知识,又对化学科产生了新的兴趣。
  2.重视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重要内容之一是: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对实验进行正确的观察,并在观察的基础上,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从而掌握知识。过渡到设计实验的方案,证明学生原有的猜想这一过程。因而,学习方式有了进一步转变。课堂教学设计也应依据这一转变来思考和研究。如:在九年级复习时,提供以下四种溶液:MgSO4、NaOH、CuSO4、KCl让学生不外加任何试剂鉴别出来,请学生写出鉴别物质的顺序。该题目就是从学生观察实验过渡到设计实验方案转变的很好例子。不用任何试剂鉴别物质时,可充分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本题由于硫酸铜溶液是蓝色,而优先被鉴别出来。然后将硫酸铜溶液分别加入其他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的原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再用氢氧化钠分别加入其他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硫酸镁溶液,没有现象的则是氯化钾溶液。
  3.教学中应让学生学会对比、归纳有序地对信息进行类比、迁移,强化对知识的归纳整理
  如:在九年级复习阶段,出示题目:某市游泳馆发生氯气罐泄漏事件,氯气是黄绿色的有毒气体,因此现场工作人员迅速将氯气罐推入游泳池中,以降低氯气排放于空气中而造成污染。事后测定,该游泳池水呈酸性,请分析:(1)氯气有哪些化学性质?(2)实验室制取氯气,可用什么方法收集?(3)如果你在现场,应采取什么措施保护自己?
  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是课程改革推进过程的重要课题。在知识结构、基本技能和学习方式上重新建构,适时地调整教学计划、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体系,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 福建省龙海市颜厝镇长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