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校本化大课间实施策略的研究
2011-12-29谢艳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4期
摘 要:自从教育部提出“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以来,立足于我校大课间开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实践,不断摸索,总结出具有本校特色的阳光体育校本化大课间方案。旨在通过对大课间活动的理性研究,把学生真正吸引到阳光课堂中,建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关键词:校本化;大课间;策略;研究
随着中央7号文件的全面推进落实,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正在祖国大地蓬勃展开。阳光体育运动旨在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到操场,走到阳光下进行体育锻炼,并且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体验运动快乐,为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健康意识打下牢固的基础。如今“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1]的理念也逐渐被大家所认可。那么如何根据本校特点,大力开展和落实阳光体育活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众所周知,体育课是阳光体育活动的主渠道、主阵地,那么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落实和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重要途径。各校因地制宜、因人而异的创造性的改编和再开发大课间,即成为富有本校特色阳光体育校本化的大课间。我校通过一阶段的尝试推广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总结了一些经验以供大家探讨。
一、统筹安排,规划项目
大课间活动项目的设置需立足于学生终身受益,将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阶段效益与长远效益结合,现实目标与未来目标结合,为学生的终身健康发挥作用。教育部提出在大课间活动基础上让学生学会两项运动技能,过去大课间活动“以操为主”的模式也将成为历史,新的趋势必将向“技能文化” [2]发展。在如此大背景下,我校体育组通过调查,座谈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向各班推出《大课间项目参照表》(表1-1)涉及球类、民族传统类、趣味类、拓展类四大类别,28个小项目。班主任和学生针对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心理特点及现有器材等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共同商榷确定2~3个体育项目作为优先开展的项目。体育教师根据各班反馈情况,全面协调,统筹安排,形成具有本校特殊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安排表(表1-2),考虑到九年级即将面临中考,内容安排主要覆盖以中考的项目为主。活动项目每月轮换一次,确保学生在一学期内能够参加多项体育活动。
二、合理划分活动场地
场地的落实是推广阳光体育校本化大课间的有效保障,对于我们这样上千人的学校,要使学生同时在阳光下活动需要合理划分是必不可少的。我校体育组根据学校的建筑特点、校园场地的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划分适合各个班级学生活动的场所,并在相应的区域放上标志牌,让督察员能够一目了然,也让同学们能够相互监督,相互观摩。
三、层层落实,有效管理
大课间的落实需要从行政方面自上而下地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从学校校长到体育教师、各级班主任都是大课间活动的主导力量,只有全员动员起来才能将大课间搞得红火,搞得热闹。为了保持并不断地提高大课间活动质量,我校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督促检查办法,这些措施的实施,保障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效果,也促进了阳光体育运动的推进。
1.校长亲自督查大课间活动质量,体育教师具体分工定点定岗实施大课间活动,班主任协调配合,分管主任蹲点,确保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有序的开展。
2.从七~八年级学生中抽取18名学生(每班1人),组织成立学生大课间监督员。每6人为一组,每组分工不同,督查岗位不同。三组分别检查学生大课间进退场纪律、学生做操质量、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等方面。并将当天考评情况,及时与各年级体育教师汇总,通过宣传栏公布具体情况。
3.每月对大课间结果进行排名汇总,利用校园网进行全校通报。对连续四周排名最后一名的班级提出整改通知。对没有改观的班级,不得参与优秀班级、体育道德风尚奖、文明班级评比。
四、宣传强化安全意识
1.通过体育课和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对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教会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自我保护及一些常识的急救措施。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期间,要求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全员参与,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2.制订体育活动安全预案,学校医务室全天开放,对于身体不适的学生及时安排,确保学生安全第一、健康第一。
3.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的全员参与,高质量的开展,学校添置了多种器材,并对损坏的体育器材及时进行修补。学校还鼓励学生挖掘、开发器材。比如趣味类项目梅花桩,就是学生利用废弃的奶粉罐充当的,学生对此玩得不亦乐乎。器材丰富了,学生的活动也多彩了。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经过一阶段的阳光体育校本化大课间的推广活动,学生非常乐意参加活动,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同时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完善。
(一)存在问题
1.应受场地、器材、人力资源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由于学生人数多、班级多,专职体育教师少,体育教师指导不及时,导致个别项目学生参与的人少,观摩的人多。
2.对阳光体育大课间有效开展的检查评价形式单一。学校重视阳光体育大课间的锻炼效果,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搞花哨内容。为保证锻炼的实效性,学校应建立完善多方位的评价机制。
(二)改进措施
1.体育教师的精心指导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光靠体育教师的力量又显得如此的单薄。通力合作是有效开展好阳光体育校本化大课间的关键。学校应动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做学生的体育指导者,达到人人主动参与,全民健身的目的。
2.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大课间持续有效开展的保障,学校可以采用形式多样的小型比赛,促进阳光体育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展开。比如在不定期的开展花样跳绳擂台赛、多人多足跑、拔河等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赛事,从而真正实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把健康带给学生,让学生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去活泼健康地成长”的美好构想。
3.要使阳光体育校本化大课间活动有效长久地深入下去,成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摇篮,那么学校还要大力开发现有的资源,让学生不仅自带器材,还可和家长共同创制器材,带动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体育活动,争取社会的投资,扩大场地、器材的投入。
阳光体育校本化大课间活动的实施不仅是对全体师生综合素养的培养锻炼,而且也是对学校组织、协调和执行能力的检验。大课间活动中,学生有组织的自由活动也为教师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个性差异提供了契机,拓展了教师对学生观察和评价的视角,也为教师有的放矢地选择教育方式提供了依据。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全面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学校体育必将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王兴发.齐抓共管保障学生每天一小时活动[J].体育教学,2008-01-18.
[2]龚正伟.体育教学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市北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