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历史课学生学习方式浅谈
2011-12-29郑华兰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7期
人类浩瀚的历史自有其独特的美感,然而由于历史的滞后性、过去性特点,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生根本体会不到这种美感。从而才会有学生经常提出“老师,讲点历史故事”这样的要求,甚至高中学生也如此。因此如何将过去的抽象的变成真实的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就成了历史教育工作者梦寐以求的事。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梦想变成了现实,它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视频图像、动画和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历史教学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现代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新方式,改变了以往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的传统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广大历史教师认可。
一、“论从史出”——信息技术下的学生探究式学习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传统教学的历史结论的灌输严重违背了这样的原则。历史教学中只有论从史出、史由证来,才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从而真正做到“发现”和“探究”。引导学生探究一般经历“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历史资料—自主探究发现—合作交流总结”这样一个过程。试从《新文化运动》一课说明。
《新文化运动》中,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背景讲述,要避免传统教学的由老师直接向学生平铺直叙。在教学中,教师可先创设问题情境: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这种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用课件从三个方面呈现资料。
(1)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经济:上海福新面粉公司图片;文字:从19世纪6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诞生到1911年辛亥革命为止,开办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厂矿约700个,资本总额仅1.3亿多元。从1912至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
(2)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政治:袁世凯1912年3月就任临时大总统图片和“二十一条”签字现场图片。
(3)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1914年袁世凯复辟期间到天坛拜祭”图。
学生兴趣盎然,进行讨论,教师适时引导。让学生能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三方面分析新文化运动爆发的背景。
在这里论从史出体现在“图说历史”,当然我们还可以运用音乐、录像的方式导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问题情境创设更为多样和生动,从而有利于学生进入探究历史的场景。
二、“自由论坛”——信息技术下的学生创造性学习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创新教育的目的并不在于学生创立了多少历史新观点,更不在于他们为历史学科作出了多少新的突破性的发现,而是重在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以及获得历史见解的一种方式、途径和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创造性思维的氛围,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于标新立异。使学生在多种交流中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着重培养中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教研组在对新课程近一年的教学实践中,结合本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开设“自由论坛”这一模块。让学生讨论发言,充分发挥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试从《新中国的外交》一课说明。
在这一课中,通过展示资料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没有一位外国政治家像周恩来总理那样在日本各阶层人民中间有那么多朋友,得到那么多的尊敬。”
——日本前首相三木武夫
您推功揽过,更不借他人之光往自己脸上贴金。您以实际行动为后世留下一部无字宝书。这部书,既总结了过去,也设计出未来。您在中华历史的地位,立在人民心中,不管写不写在纸上,都是第一位的——无字丰碑。周恩来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一位埃及友人
提问“你认为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并得到世界众多人士的尊敬?”从而引导学生对“你认为作为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应具备哪些素质?”进行“自由论坛”。
这一课设计的另一个“自由论坛”主题是“你认为当前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是什么?中日关系应如何发展?”
针对热点问题(如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学术界还存在争论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充分发挥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意识。
三、“课外延伸”——信息技术下的学生研究性学习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让每个学生真正人人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是保证研究性学习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还必须进一步完善评价体制,使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研究性学习中去。
例如,在《新文化运动》一课中,可开展研究性学习。“新文化运动兴起至今已将近一个世纪,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有没有彻底地清除?我们的精神世界有没有需要再经历一次洗礼?试着从审视你自身开始,观察你身边的人,做一做这项研究,做一回关心国家民族的有心人。”学生搜集各种资料,根据所研究的问题,设计“汇报网页”或“演示文稿”,最后将制作完成的汇报材料进行演示全班交流。
研究性学习的形式是多样的,有课堂讨论、辩论,开展调查撰写调查报告,编演小历史剧,制作历史题材的音像作品等等。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会做得相当出色,这要求历史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查找一些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详细信息,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开展一些感兴趣的自主研究。另一方面,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或者做一些开放性的历史作业。这样既使课文内容和训练要求得到延伸,又使小课堂向大社会延伸。
我们历史教师要积极加入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浪潮中去,转变自己的观念,创造更多的条件,探索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探索、敢于创新的能力,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作者单位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中历史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