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美术卡通画教学刍议

2011-12-29徐小萍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7期

  上网时,无意中发现这样一条消息:Kaufman是德国的设计师,喜欢喝完啤酒,就把啤酒罐踩扁。有一天,他发现可以在这些扭曲变形的罐头上画画,并且还能用这东西再换一罐新的啤酒。目前Kaufman已经在世界上发布了100多套废旧啤酒罐制作的漫画作品。这给了我灵感,其实,在我们身边有很多类似啤酒罐一样的废弃物,我们完全可以变废为宝,利用身边的废弃物来创作出许多艺术作品来。完全可以让卡通艺术渗透到课堂内外的每一个角落,发掘卡通艺术的瑰宝,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创造性地学习。本文就如何拓展课堂,发掘卡通艺术的瑰宝,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探讨。
  一、让学生了解卡通画的发展史,培养学生对学习卡通画的兴趣
  卡通画不仅适合处于发育的青少年,适合白发苍苍的老人,也适合正在拼搏的中年人。因为卡通画在拘谨中不失幽默,在无厘头的搞笑中不乏育人的道理。你会发现在兴起之处你会哈哈大笑,在动情之处你会流下泪珠。不用急着掩饰自己,这无伤大雅。一天紧绷的神经可能也在不知不觉中柔软下来,因此学生普遍喜欢卡通画,但是学生的作业大部分体现在临摹上缺乏创新意识。
  法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一直到精神生活运动的根。”因此本人认为,要让培养学生创作卡通画,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卡通画的发展史,培养学生对学习卡通画的兴趣。首先,我从网上搜集有关卡通画的发展史,结合动画电影的发展(我从科教频道上下载),让学生简单了解:漫画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我们现在所认为的作为独立娱乐的目的而出现的卡通画是在19世纪下半叶处于商业娱乐的目的而出现的。在1830年,连环画以书的形式在美国出现。20世纪60年代动画在纸上,20世纪70年代动画在布上,20世纪80年代动画在屏幕上。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卡通画也由昔日的黑白平面图像也披上了具有色彩感、立体感、动感的外衣及赋予了内涵。迪士尼的经典动画《米老鼠与唐老鸭》经久不衰;宫崎俊的《千与千寻》感人肺腑;中国的《哪吒传奇》再现风云。它们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动画浪,带来了一群又一群的动画迷,但是,卡通画虽然是由作者笔下创造出来的、无血无肉、无泪无汗。但作者的灵魂、呐喊、感悟,不是在它们身上体现了吗?《海底总动员》中鱼儿的父子情,鱼儿的友情及它们为自己美丽的海洋家园拼搏奋斗让人为之感动。《网球王子》不到最后关头绝不放弃;把失败、困苦当作是人生道路上的美丽风景尽情享受;在面对强敌时,一句“还差得远呢!”不只是对别人的劝告,更是对自己的鞭策。这不是对我们的告诫、鼓舞,又是什么呢?作者的灵魂已把那些不规则的线条赋予了生命,生活之中处处可见它们的影子。通过感人的优秀动画影视的赏析,了解卡通画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作欲望。
  二、让卡通画教学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创作卡通画的热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鼓励。”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术课堂作为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培养其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卡通画作为学生普遍喜欢的一种艺术,如果能有效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无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花季少年”一课后,我增加了拓展内容:同桌对话,同桌之间先交流,说出对方的特点、习惯动作、表情等,然后画出同桌的基本形,再用优美的线条、夸张的造型进行改画,改画成卡通形象,或者可以“偷梁换柱”改画成与同桌比较相像的动画里面的人物形象,脸是同桌的,最后时间允许的话,画出背景,如有困难,可以临摹卡通背景。学生兴趣非常浓厚,画出的卡通形象幽默、可爱,可以说整堂课学生是在浓厚的兴趣下积极参与、思考、创作的。再如“空间与生命”一课,我拓展了如下内容,让学生带一个自己喜欢吃的可塑性强的水果,然后用视频展示Flash动画:水果变卡通人物或动物,学生觉得很新奇,动手的欲望被教师激发出来了,然后我再简单讲解一下塑造的技巧和卡通形象的特点,学生塑造出来的卡通形象特别有创意:有的将苹果雕塑成三毛形象,还将苹果皮削成三丝卷曲,作为三毛的头发,名为现代三毛;有的依据青椒的造型,把它塑造成笑星马季的形象;有的同学从当前热门的话题和熟悉的福娃入手,雕塑出了形态逼真可爱的福娃形象……这样让卡通画教学穿插在课堂教学中,既培养了学生对创作卡通画的热情,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变废为宝,利用身边的废弃物来创作卡通画
  美术是物质材料结合思想意识形态的艺术形式,材料运用得新奇与巧妙,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身边有许多废弃物是象形的,在教学中把它们制作成卡通形象,能增强学生对卡通画的兴趣,如初二年级的《纸立体设计》《装饰画制作》,初三年级的《布绒玩具设计与制作》等工艺美术课都是可以综合利用材料的好课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启发学生去发现日常生活中废弃物的美,如旧挂历纸、瓶子、绳子、易拉罐、毛线等,通过艺术构思和加工制作,把废弃物变成独特的卡通工艺品,装饰美化生活,让学生通过实践懂得不同材料的加工手段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四、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卡通画的创作灵感
  课外活动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性、自由性和实践性,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把卡通画创作渗透到活动课中,可以充分利用活动课的多样形式,使环境意识更加贴近学生,学生也更乐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环境意识的渗透,也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课外活动的题材很广,手法多样化,开展活动可以单独就某一主题开展,也可以结合环境宣传日开展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活动。如堆沙雕塑、废物堆砌、环保海报设计、环保漫画、可爱的家园绘画等,都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题材用卡通的形式表现出来。如我校开展第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时,我让学生设计卡通海报,为了使每个表演者的形象更加鲜明,我请他们班上的学生为他们设计卡通面具,带上自己制作的卡通面具表演,学生兴趣非常浓,设计的作品非常有创意,很有成就感,整个活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卡通画以它独特的夸张、幽默、诙谐等特点,风靡全世界,深受学生的喜爱。随着中国卡通产业的迅速自主发展和常州市政府的“常州数码城”的规划建设,给我们的美术教学带来了时代性促动,自从2004年起,每年一次国际性、国家级的“中国国际卡通数码艺术周”这一卡通数码界盛大活动在常州举办,又无疑会给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带来极大的指导性。因此,拓展课堂,让卡通艺术渗透到课堂内外的每一个角落,发掘卡通艺术的瑰宝,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创造性地学习,是新课标下我们每个美术教师应该探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
  [2]倪爱华.体验生活,感受卡通设计的乐趣.中国美术教育,2008(4).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夏墅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