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兴趣成为历史学习的伴侣

2011-12-29吕长凤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7期

  摘 要:在教学中,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直观的材料、活泼多样的形式、评价激励的机制,以引发、培养、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让学生喜爱历史学科,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引发;培养;调动历史;学习兴趣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要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教师必须转变“传道授业”的旧观念,充分发挥实验教材的优势,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渴求获得知识,探究某种事物或参与某种活动的积极倾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求知需要的基础上,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而逐步形成的。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直观的材料、活泼多样的形式、评价激励的机制,以引发、培养、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形象直观,引发兴趣
  初中生的感性认知比较强烈,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新颖的、直观的材料记得比较好,对具体材料识记的指标高于对抽象材料识记的指标。用直观的形象来表述历史事件,更能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新编历史课本中,印有大量彩色图片、图画和地图,为增强初中历史学习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些彩图并选择一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讲述彩图所表现的历史内容。这样,既吸引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又引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有的历史事件,我把它制成动画片,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左宗棠收复新疆图、北伐战争形势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百团大战形势示意图、三大战役示意图、新航路的开辟、秋收起义示意图等用动态的画面来展现重大历史事件演变的过程,使学生既感到生动有趣,又通俗地明白了解了历史事件。根据有些教学内容的需要,我在自己所接触到的范围内,还注意搜集一些照片和实物。如我把自己家里和亲戚家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的一些老照片找来,把自己父辈所穿过的咔叽布的蓝色中山装和灰色解放装保存起来,还收集了一点改革开放前所使用的粮票和布票,作为教学近代社会生活和改革开放前社会生活的资料,给学生直观具体的感受,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形式多样,培养兴趣
  初中生的情感很丰富,表现也很强烈,他们容易动感情。他们的情绪带有冲动性,易激动,教师应把他们的情感发展的特点给予正确的引导,转变为求知的兴趣和激情。那么学生的历史学习将会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是不断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兴趣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我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状况,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提示,有的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教学。譬如,我在教七年级(上)《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时,把学生分成小组展开讨论:“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然后,由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发言,学生讨论热烈,畅所欲言,非常兴奋,课堂气氛活跃,整体加深了对诸子百家学说的理解。有的采用班级辩论会的形式,我在教八年级(上)《西安事变》一课时,举行了“西安事变中抓到蒋介石该不该杀”的辩论会,通过大组辩论和教师的启发,学生最终深刻理解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并深切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抛弃前嫌,以大局为重的胸怀以及周恩来在这一历史的关键时刻,为中华民族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功勋。辩手发言时,全班同学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有的采用演讲会的形式,如举行“近代化的探索”演讲会,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确定题目,然后全组成员搜集历史资料,推选讲演者,撰写讲演稿,做好演讲准备,并要求全班同学根据评价等级标准,评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演讲完进行投票评选,当场唱票发奖。不仅如此,我还根据不同内容的需要开展其他形式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培养了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才能,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三、评价激励,调动兴趣
  在历史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对有争议的问题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教师就应视为正确,给予充分的赞赏,鼓励的评价,让学生享受到成就感的愉悦,以不断增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即使对问题理解的差距较大,教师也要肯定学生积极参与探究的精神是值得提倡的。
  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主动获得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而要做到这些,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因,而在学习动机中一个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便是认知性兴趣。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这种认知性兴趣,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以上是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初步探索和体会,尝到了一点成功的甜头。爱因斯坦曾说过,“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知识愉悦感,是教师的最高本领。”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达到这种境界。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淳化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