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诗歌美的旋律
2011-12-29汤文彬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7期
中学课本中,诗歌是将美的内容和形式结合的较为完美的一种文学艺术,“分之则美散,集之则美合”。构思精巧、语言凝练、感情炽烈、音韵和谐是这些选入中学课本的优秀诗歌所共有的显著特征,堪称诗中精品,教师应有所把握,可尝试用以下方法来教诗,奏响诗歌美的旋律。
一、反复朗读,使学生逐步掌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美
诗歌讲究韵律和节奏,这就要求教师教读诗歌时不可忽视让学生领会诗中和谐、匀称的韵律节奏美。学生对这种美感的接受不是靠抽象化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反复朗读去仔细品味的。
如《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之所以脍炙人口,除了诗中饱含着诗人对自由光明未来的追求外,它的音律的和谐、节奏的整齐也是美之所在。教这首诗,可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自然会在脑海中问个为什么。教师可明确,这首诗中“星星”和“灯”,“市”和“奇”,“广”和“往”,“游”和“走”分别押韵;和谐的节拍,共有三个节拍,诗行大体整齐。结合这些特点,让学生有意识地合着韵律和节拍多次朗读,读中使学生自然而形象地领会诗的韵律和节奏的美。
二、必要精讲,让学生辨味诗歌语言的准确、精炼和形象
诗歌真正的美,还产生于诗中言辞的准确、精炼、形象。古人讲究“炼字”,追求“一字之工”,“推敲”一词由此而来。这就要求教师教诗、析诗时务必抓住最能确切表情达意的言辞加以精讲以提高学生辨味语言艺术的能力。
好的诗篇中的关键词语通常包涵着极丰富的意义,对这些词要讲深析透。杜甫的《春夜喜雨》中“随风潜入夜”的“潜”字,它不仅活化出春雨“知人意”的性格,而且充分表达出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可谓一字之用,意境全出。现代诗人写诗同样讲究语言的准确精练。贺敬之的《回延安》中“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其中“抓”“贴”运用恰当,赋予力度,表达出诗人珍爱延安土地的强烈感情。
有的诗还采用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形象感和生动性。对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师要结合文章内容作适当点拨。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烂漫的春花来比喻富有神韵的冬雪。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则用了夸张、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北方大雪之后高山丘陵“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宏伟气势。当然,对关键词语的讲解要恰到好处,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从而冲淡学生对作品的整体思想意义和其他艺术特色的理解。
三、分析意境,引学生领悟诗中表达的美好情感
诗歌表达感情的方式是多方面的,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创造意境。针对不同的表达,教师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表达感情。
直抒胸臆的诗歌一般多用质朴的语言直接传达作者的感情。对这类诗,教学时要抓住感情色彩浓厚、含义深刻的语句进行剖析,以激发学生的领悟能力。如孟郊《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句对春天阳光般厚薄崇高的母爱作了直接的讴歌。但是多数诗歌是讲究意境创造的,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常常蕴涵在诗中描绘的各种具体的画面和情景中,这就是人们常常称道的“语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针对这类诗,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理解诗中创造的独特意境。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的是“言志乃诗人之本意,咏物特诗人之余事”。如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从表面上看诗中描绘的是一幅绚丽的春景:春暖花开,彩蝶娇莺在花丛中轻歌曼舞。但教师分析应点到诗中“留连”“自在”既是蝶莺飞舞的客观写照,也是诗人内心愉悦轻松的反映,表现出诗人在漂泊中终于享受成都郊外安定生活的安闲心情。又如唐代张志和《渔歌子》描绘江南水乡渔翁雨中垂钓图画。教师可作如此点拨:借白鹭的展翅飞翔、鱼儿的自在畅泳来寄托自己的隐逸之情,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耐人寻味。引导之后,学生再品此诗,仿佛置身于千年前雨中垂钓的情景,享受到隐逸的安闲和愉悦。
总之,作为中学语文教学园地的一名园丁,在学生欣赏诗歌的沃土上培植美丽的花草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个语文教师如能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出诗中焕发的独特魅力,无疑在学生心中奏响了美的乐章,使得学生在美的旋律中潜移默化地去欣赏美、感受美、领悟美。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