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2011-12-29张曙光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7期
语文是生活的源泉,文学作品是生活的艺术再现,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活”起来呢?
一、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兴趣
杜威说过,兴趣是学生成长中才能的信号与象征,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此,创设情境,引导兴趣,无疑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策略。而导语是一堂课中提供给学生的第一感知,一节课如果运用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就会为这节课获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意思是读者假如进入了作品所描绘的情境,对作品刻画的人物,表达的情感,阐述的道理,自然就会产生一种亲切感。因此,在每节课上,我精心设计导语,引导学生去思考、去理解,使得学生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兴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如在教《斑羚飞渡》一文时,我先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藏羚羊的跪拜》,内容上与本文相通,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同学们的精神受到了震撼,自然本节课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二、语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动
语文教材本身是集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哲理美于一身的仓库。从教学内容上看,宇宙人生包罗万象,诗文辞赋姹紫嫣红。如何利用语文教材的审美优势和情感优势,让学生感动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来营造另一个可视、可闻、可感的“召唤结构”,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审美体验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以此来感染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在教学过程中,若教师心如枯井,冷漠无情,非但引不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之感。
三、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领略美
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而最能体现其美丽的就是语言,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育就是审美的教育。语文课本本身就是一个“琳琅满目的美的世界”,每篇课文都蕴涵着美,几乎涉及了美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面,如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人性美等。这些美都是以语言文字为信息载体的,语文教学离不开美。因此,语文教学不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因素,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情感记忆和想象,去感知教材中蕴涵着的情感、形象、审美趣味及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对语言美、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欣赏能力,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例如冰心的《观舞记》,可以让学生充分领略精湛的艺术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可以让学生领略其人情美、环境美;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可以让学生领略意蕴美;郦道元的《三峡》,可以让学生领略其自然美;就连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那其中的建筑美、图画美也足以让学生赞赏不已。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像开采者掘矿寻金一样,把教材中的“金子”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同时也要培养学生逐渐成为一位优秀的开采者、打造者。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很好的个人修养,较高的审美情趣,扎实的语言功底以及高度的敬业精神,才有可能成为传播美的使者,而不至于成为美的扼杀者。
四、语文教学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某一种教学模式,更不应死搬硬套某种教学方法,教师应考虑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素质特点等因素,灵活地选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一文时,采用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感受意境,感觉春的气息扑面而来,激励学生抓住春天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在讲授《皇帝的新装》时,我要求学生归纳本文的主题时,采用讨论法,结果同学们通过互相交流,彼此讨论,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艺术施教的关键在于一个“巧”字,要从学生的心理和认识规律出发,选择最佳的教学突破口,使原来平淡的教学内容变得妙趣横生,使学生乐于接受、便于接受。
五、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迪,使学生学会学习。学生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问题,克服困难的时候,才能体验到探究和发展的快乐,才能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因此,语文教师应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合作,大胆探究,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
总之,语文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我们要变枯燥为生动,变苦学为乐学,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积极参与,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让我们的课堂更加精彩纷呈。
(作者单位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十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