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2011-12-29许正爱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9期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一个小学生应能正确地、迅速地学习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达到这个要求,才能为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如何实现这个教学要求呢?现谈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讲清算理和法则
   算理和法则是计算的依据。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四则计算题时,就可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小学生遇到的算理如: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积、商的变化规律,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以上这些基础知识,能发挥知识的迁移作用。如,“小数点位置和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这部分知识就相对重要。在讲解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中小数、百分数互化时,就要用到它。分数单位的概念,在讲解分数加、减、除的计算法则时也离不开它。这两部分知识,学生如能掌握得很熟练,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计算才能顺利进行。
   二、讲清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运算顺序是指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做第二级运算,后做第一级运算;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跟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完全相同。因此,讲清这个运算顺序是很重要的,但在计算时,要认真审题,看清运算符号和数的特点,灵活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
   三、讲清运算定律的意义
   小学教材中主要讲了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两个加数”。以及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讲解时,首先要使学生理解这几个定律的意义。鉴于学生难掌握减法性质和乘法分配律,教学时,可举学生熟悉的事例,并配合画一些直观图加以说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他们才能记熟定律的意义。到高年级时应要求他们会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四、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
   在四则混合计算中,加强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口算教学和练习。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的技能技巧是口算的发展,笔算是由若干口算按照笔算法则计算出来的。如982×686一题,就要进行9次乘法口算的14次加法口算,由此可以看出,如果口算出错误,笔算必然出错误。因此,不仅低中年级基本口算的训练要持之以恒,随着学习内容的扩展、加深,在高年级中也应同样重视。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概念、法则,加强课堂教学的密度,提高计算能力,而且可以在口算训练中,通过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灵活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五、有计划地组织练习与复习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要重视管理和法则的教学,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教学,运算定律的教学,都要有计划地组织练习与复习。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外,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作者单位 青海省格尔木市新村逸夫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