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生
2011-12-29薛超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9期
文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语文学习过程中,赏析作品离不开读者的生活体验。教学过程中,若能结合作品,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夏衍的《包身工》作为报告文学的里程碑式的作品,长期以来,一直作为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虽然一度被“请出”教材,如今重新出现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教材当中。高一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是新闻单元,整体要求是了解新闻的特点,分清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材料,掌握新闻背景材料的作用,篇幅很长的《包身工》就在本单元中。本课教学的重点较多,诸如梳理包身工的一日生活,指出并分析背景材料的作用,鉴赏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等,把握文章的主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诚如《教师教学用书》所说:“包身工制度是根植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颗毒瘤,在当代社会已经消失了。学生阅读时不太容易理解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更难于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不理解造成包身工现象的根本原因,就会削弱文章的深刻性、思想性。引导不好,就会有贴标签的嫌疑,生搬硬套,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根本原因?在引导学生分析背景材料的时候,紧扣文本信息,提出几个问题,联系社会现实,学生很快就读出了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文章主旨。具体操作如下:
《包身工》一课设计三课时,在学生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分清哪些段落是新闻事实,哪些是背景材料。第一课时重点品读赏析新闻事实,抓住起床、吃饭、上工等几个典型场景,赏析作者的场面描写,人物刻画以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第二课时重点分析背景材料,概括背景材料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在概括三处主要的背景材料的内容之后,结合背景材料的有关内容,设问激疑。
第一处背景材料介绍包身工的来历。其中有几句话是这样的:“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东洋厂里有‘脚路’的带工,就亲自或者派人到他们家乡或者灾荒区域,用他们多年熟练了的可以将一根稻草讲成金条的嘴巴,去游说那些无力‘饲养’可又不忍心让他们的儿女饿死的同乡。”针对此处,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一遇灾荒就无力饲养,儿女会饿死”悲情局面?引导学生联系现实:中国幅员辽阔,各种天灾时有发生,在当今社会,怎么没有听说饿死人的现象发生?前不久,智利政府成功营救数十名被困地下几百米深的矿井中长达68天的矿工,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在此引导下,学生纷纷发言,有说社会积极援救的政府积极行为的,有说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也有说充分反映旧社会政府不关心老百姓死活的。适时地联系历史事实,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中国,备受列强经济侵略,中国广大农村经济急剧衰退,丰年尚可解决温饱,荒年卖儿鬻女,时常有之。
文章第二处背景材料分析包身工兴盛的原因,结尾处最后一句话:“在这种工厂所有者的本国,拆包间、弹花间、钢丝车间的工作,通例是男工做的,可是在殖民地,不必顾虑到社会的纠缠和官厅的监督,就将这种不是女性所能担任的工作加到工资不及男工三分之一的包身工们的身上去了”。在学生沉浸在对包身工无比同情的气氛中,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在殖民地,不必顾虑到社会的纠缠和官厅的监督”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学生沉默。看来问题的提出稍显突兀,学生难以作答。此时联系现实,设置问题:在座的各位假如现在中途辍学,能出去打工吗?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我又问:“现在的中学生能自由出入网吧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能。”我会心一笑,接着问:“为什么?”要身份证;未成年不能进网吧;《未成年人保护法》管着呢……听到这儿,我又回到开始的问题,“在殖民地,不必顾虑到社会的纠缠和官厅的监督”,从这句话中,你能读出什么?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及监察部门或者说具有此等性质的相关政府部门干什么去了?为什么没有对这些部门进行监管?学生心领神会:包身工制度的产生,和统治阶级的暧昧纵容是分不开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视而不见。
第三处背景材料举例说明东洋厂在包身工制度的滋养下飞速庞大时的第一句话:“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的庞大了。”谁给予了这种特殊优惠的保护?注意课后研讨与练习交代的写作时间——1935。学生很快想到了国民党政府,想到了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的性质的旧社会。为什么要给予这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作者其实为我们揭露了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相互勾结这一事实。鲜明地指出:统治阶级不仅是视而不见,简直就是为外国资本家提供保护伞,不顾本国民众的死活!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问题,学生就能较为容易地理解:作品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包身工这一罪恶制度存在的根源,在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反动统治。透过一幅幅悲惨的画面能够发现,包身工制度的出现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