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2011-12-29邹翠芬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9期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社会,语言运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是人才的基本素质。笔者认为: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不能单纯追求幼儿对语音、语句、语法的学习,满足于让幼儿念念儿歌,讲讲故事,而应高度重视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将幼儿对语言的学习与促进幼儿的生存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使语言教育为幼儿终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一、营造语言运用的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应答的环境。”创设轻松无压力的语言环境是调动幼儿说的内在动力,能体现师生间心灵上的沟通和关系上的平等,有利于幼儿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教师应努力成为幼儿的朋友,尊重幼儿,为幼儿创设自主表达和自由表现的机会,如每天早晨幼儿入园和向老师问好时,老师亲切地提些话题,诸如“今天是谁送你的?你们怎么来的?路上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大班还可鼓励幼儿说“每日新闻”,中午散步时可以和幼儿边走边聊,午睡起床给幼儿梳头时,可以和幼儿谈午餐和午睡等等,每天选择适当的时机、适当的话题,以聊天的形式分别和每个幼儿至少交谈一次,哪怕是一两句话,都能使幼儿在自主、自由的氛围中有话愿说,有话敢说,成为语言运用的主动者,同时也能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爱。再拿每日的晨间谈话和语言活动中的集体谈话来说,教师在其中只是沟通者和倾听者,在倾听中了解幼儿,并适时地给予积极的回应与适当的指导,此时教师的良好态度直接影响幼儿说的信心。所以教师在参与幼儿活动时,应注重与幼儿间的互动,注重人际环境的创设,使幼儿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围绕话题交谈,积累相互对话的经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提供语言运用的机会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语言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然而,随着家庭居住环境的改变,现代幼儿的生活范围相对封闭,他们住在各家的单元房里,家长工作繁忙,常常让幼儿独自与玩具和电视为伴,与外界接触越来越少,很不利于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因此,成人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积极开展多种活动,如通过游戏、手工、参观、散步、欣赏、阅读等为幼儿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提供有效途径。教师不能只注重每次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的语言集体教学活动,而要特别关注幼儿的一日生活,入园时的相互问候,游戏时的相互争执,餐桌上的对话,拉家常时的闲聊等,幼儿都能从中学会听与说,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教师要做有心人,把握生活的每个环节,引导幼儿运用语言。
三、建立平等的互动关系
教师和幼儿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在平等的关系中教师和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才能被调动起来,教师所要表达的思想是对幼儿思想的一种唤起;教师的提问是对幼儿思考的一种激发;幼儿的追问又是教师进一步思考与提出新问题的基础;幼儿的回答是教师认识和了解幼儿的主要信息,总之,在教师和幼儿的互动过程中,幼儿在无意中能观察、学习、模仿教师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感受运用语言的基本规则,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养成正确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
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儿在相互交往的过程中,能主动依据对方的态度和行为选择交往的策略,不断调整自己的语言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还会调动已有经验,运用各种语言技巧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感悟到语言对生活的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同伴间的相互关系,为幼儿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在实际生活中,引导幼儿适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交际策略,并从中感受交往的乐趣,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为幼儿提供交流的机会,引导幼儿积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幼儿才能获得语言运用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张明红.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语言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作者单位 江苏省金湖县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