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引领学生细读文本
2011-12-29马萍
新课程·上旬 2011年19期
常态的阅读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休闲式的阅读,即浏览。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这种阅读称为“快餐式阅读”。而另一种则是细密地研究作品的上下文及其言外之意,对作品进行研究式的阅读,即细读。阅读教学应该就是真实地引导学生“个体阅读”的过程。细读是个性化阅读的基础。只有细读文本,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才能有效实现。因此,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需要合理的引导和适当的指点。下面,笔者就阅读教学如何引领学生细读文本谈些个人浅见。
一、借助有关资料
1.知人论世
文学作品和作家本人的生活思想以及时代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只有知人论世,才能客观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应引导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等,加深对作家作品的理解。”如鲁迅的《风筝》一文写的是“我”的一件往事及其带给“我”的一段思想感情经历。封建的儿童教育思想得到了批判,如果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作者,我们会发现,本文的主题远远不是这么单一的。鲁迅曾说:“我的的确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了解到这点,我们更容易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体会到一个革命者勇于正视自己缺点的高尚品质。他的这种自我批判精神,也在启示人们勇于洗涤自己的灵魂。
2.阅读提示
苏教版每个单元的前言部分,有时文本前也有提示,这些都可以成为感悟文本的钥匙。如苏轼《水调歌头》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短短十几字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此作的时间,事情,结果,情感,目的。仔细研究阅读提示,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3.课后练习
利用课后习题可以更全面深入系统地感知文本。如《林中小溪》的课后习题1:这条小溪流经大洋的过程和人生旅程有何相似之处?这涉及的是对文章中小溪形象的理解和文章主题的整体的把握,学生通过这个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手法;练习3是局部的语言体味探究题,涉及词语的作用、语句含义的理解体味,可以通过这个练习感受蕴含于语言中的那景那情,感悟出作者用语的精妙。
二、优化阅读形式
1.听读
王尚文教授说得好:“书面语的阅读只有还文字以声音,才能在倾听中找回生命的气息,找到心灵的感觉。”赵忠祥老师解说的《动物世界》作为央视经久不衰的经典栏目,一直为大人小孩所津津乐道;而陈铎老师演绎的《话说长江》让许多人至今回味,仍然激动不已,“听阅读”总会激起我们情感的共鸣,教师可以通过引读、范读、设置情境等方式让学生在听觉享受中走进文字的意境,在自己的文化习惯和文学背景中重新构建作品的艺术形象。
2.品读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一种基本方式。在基本感知文本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诵读吟咏,训练语感。如可以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齐读、小组读、个读、分角色读、默读;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变换语气读,如读文言文,试着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童话,试用童稚的语气来读;读新闻,试用播音员的口吻来读……当然,朗读更重要的是读品结合,带着问题,思考着去读,细细咀嚼,慢慢回味,在读中去挖掘文字内在的思想性。
3.回读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对文章做了分析后,要引导学生回读课文,也许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阅读后,会有创造性的发现。
总之,文本细读离不开朗读,教师要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最终能真切地感悟文章的情感,理解文章的内涵,蓄足情感,让学生用“声”读出自己的心,用“声”传递自己的情!
三、拈句式细读
1.细节细读
作品的细节就是对人物、环境、事件等的细致刻画。因为细,所以容易被忽视,但它的作用却不可小觑,对于凸显人物,表现主题常常有小中见大之功效。鲁迅曾经说:“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慢慢咀嚼细节描写。如孔乙己的长衫,他不愿脱下“长衫”这一读书人的标志,可见“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在他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了,然而正是这件长衫,“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又说明了他经济窘困的处境和好吃懒做的性格特点,同时这也为他最后走上末路埋下了伏笔,最后孔乙己脱下了长衫,换上了一件破夹袄,这让我们看到了他引以为傲的精神支柱的坍塌,一件长衫,让我们看到了这个多余人的悲惨命运。
细节是突出形象、揭示作品内涵的重要艺术手段。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细致地理解作品,教师在注重整体把握感知的同时,要对文章的语言、动作、道具等细节进行细读。
2.抓关键语句
阅读文章时,若能抓住关键性语句,并认清其作用,对理解文章的主旨、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会有重要帮助。如《外婆的手纹》中“或许是孤寂和悲苦的,在孤寂和悲苦中沉淀出一种仁慈、安详和宁静”,可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关键词语“沉淀”等,让学生深刻理解外婆在“孤寂”“悲苦”中爱生活、爱自然、爱孩子、爱生命的超然乐观的人生态度。这种人性的美,无论在什么样的年代,都是伟大的生命的力量,值得我们延续和传承。
3.闲笔赏读
有些文学作品中看似信手拈来、无意经营的文字,但细细品读,却又蕴含深意。如《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一个十一二岁,不谙世事的小伙计竟然也有这样一种等级观念,足见社会等级观念深入人心。
四、开发式阅读
1.比较
在学生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相似课文作详细的解剖分析、比较。如《故乡》中的杨二嫂和《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斯这两个人物,学完课文后,可以试着让学生来比较她们的异同,两人都很势利、自私、刻薄,但克拉丽斯似乎显得更冷酷无情些。用对比的方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除了不同篇目的对比,还可以用同一作家不同时间的作品进行比照,不同作家写的同一主题的文章进行比照。在比较中学生对文本会有更深刻的领会。
2.替换
好的文章在用词、句式等方面都是很准确的。拿用词来说,法国作家福楼拜说:“描写事物,唯有一个名词;要赋予一个动作,唯有一个动词;要看到它的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也就是说,要描写一种事物、一个动作或一种事物的性质,就只能用这一个词而不能用别的词。在教学中,可以用替换的方法让学生咀嚼、体味,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如《散步》中说,“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熬”若替换成“度”“越”“经历”等词,意味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熬”有“忍耐压力、折磨,承受艰苦”之意,这个词可以看出母亲的思想压力和身体状况。母亲熬过了严冬,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替换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对词、句等反复进行推敲,对学生写作的遣词造句也很有作用。
3.联想
文字是形象的、生动的、富有张力的。在教学中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把自己摆进去”,领略作品中的佳境,与作者产生共鸣。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描写急缓交错、清脆圆滑、婉转流利的声音后,突然“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无声中包含了多少的幽愁暗恨,只有联想到琵琶女的身世,才可以在这无声之中体验到如怨如恨、如泣如诉的音符,感受到每个音符所传达出的令人心碎的声调。在这样的联想中,学生才能进入到文本意义与意蕴的深处,促进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4.评论
继“作者中心论”和“作品中心论”之后,文本解读的“读者中心论”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文本的多元化解读和个性化阅读受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青睐。基于此,在学习文本时,可以就文本中的一些情节让学生自由评论,对文本进行多角度解读。
5.补白
善于挖掘补充作品中的空白,使之成为有意味的形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如《故乡》中,当闰土和迅哥儿见面时,两人的话语很少,“我”说:“啊,闰土哥,你来了……”闰土则说:“老爷……”这里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内容来揣摩人物的心理,“我”此刻说不出话很大程度是缘于多年未见的好友相见,心情很是激动,此外还有闰土前后肖像变化的差异太大是“我”始料未及的;而闰土说不上话则是由于在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下,他感觉到他俩地位是悬殊的,此外在多年生活的重压下,凄苦的生活也令他苦不堪言。
文本解读,应该从“细读文本”开始。教师要围绕新课程标准,紧抓阅读教学的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紧扣“读”和“悟”,细读文本,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阅读者。
(作者单位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