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辅出版如何适应数字化趋势

2011-12-29冯娟

出版参考 2011年7期

  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分析统计报告》公布的数据,电子出版物已成网民最喜欢的网上内容之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调查数据也表明,数字化出版正以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成为出版业新潮流,预计未来几年,数字出版的用户仍将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相关收入每年也将增长50%。
  在我国出版业中,教辅类出版占有较大份额。我国每年出版图书总印数大约60亿册,其中近70%为教材教辅。然而,传统的教辅出版在当前数字出版冲击下,发行量呈逐渐萎缩之势。要想在出版业中继续保持强势地位,教辅出版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向数字出版转型。
  
  教辅出版数字化发展现状
  
  上世纪末以来,国内不少教辅出版单位对教辅资源进行了大规模的数字化工作,将纸质教辅出版物的内容经过标准化后,进行系统化整理储存,构建相关数据库,让读者根据需要使用,实现按需出版。
  电子图书是教辅数字化出版的一个代表形式。此外,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也使网络出版物受到教辅出版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出版企业在发行教辅图书的同时,创建具有自主版权的网页,利用网络为读者搭建互动平台。在新加坡,学生的电子化教材教辅与互联网连接,通过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软件可与全球范围内的学生交流学习资料和学习心得,形成了全球性的电子书包。
  随着手机功能的完善和3G时代的来临,手机教辅作为教辅数字出版的新型模式也受到业界的重视,可以将其看作是教辅网络出版的延伸和拓展。世界最大的手机制造商诺基亚在数年前就开始整合相关资源,计划做一个全球性的利用手机进行移动学习的游学社区。
  
  传统教辅数字化面临的挑战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传统教辅出版在向数字出版转型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数字出版是一项高投入、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传统教辅出版企业的数字出版工作均不同程度地面临财力、人力、物力、观念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
  1.对教辅出版数字化认识不充分、重视不够
  目前,一些教辅出版单位的从业人员对教辅数字化出版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特别是企业领导层自身科技知识储备有限,运用数字技术的意识较淡薄。加之数字化开发投入大,使得企业对发展数字化出版持观望、等待的心态,习惯于旧的出版形态,而在数字出版开发上彷徨不前。一些出版单位内部信息化程度偏低,数字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这些因素都导致教辅出版企业大多数满足于现有的出版形式和出版程序,对数字出版缺少热情。
  2.资金不足
  数字出版产业是一项高新技术产业,而且我国的数字出版正处于起步阶段,出版企业用于数字出版的资本积累有限。即使认识到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业的大趋势,但也有心无力。
  3.研发力量薄弱
  调查数据显示,作为科技密集型的数字化出版业,目前绝大部分教辅出版企业对创新性产品的研发投入很少,没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数字出版关键技术研发力量薄弱,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
  4 教辅数字化出版形态单一
  目前,教辅出版物仍以光盘、电子书等形态为主,其数字化外延和功能有待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网络技术突飞猛进的当下,教辅数字化出版不应仅限于光盘、电子书等形态。但越来越多的教辅出版单位在发行市场萎缩情况下,面临更沉重的生存压力,同时,深度的数字化开发前景不明朗,使教辅出版单位不愿花费更多资金探索数字化之路。
  5.赢利模式不清晰,消费市场待培育
  与其他出版单位一样,传统教辅出版单位的数字化转型也在赢利模式上面临很大困难,其赢利模式大多仍处在书配盘,或由第三方购买版权后将已出版的图书电子版放到网上的初级方式。整体经营上数字化赢利模式不清晰,鲜见可持续的赢利途径。此外,虽然我国的网络阅读率在快速上升,但绝大多数资料仍是免费的,普及付费阅读仍需时日,且网上付费阅读的观念也需培育。
  6.版权保护问题
  我国的数字出版环境混乱,盗版产品充斥市场。数字出版使复制盗版及私自变相大量传播变得更加容易,而且教辅图书内容多非原创,同质化现象严重,一旦被盗版,很难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促进教辅出版数字化转型的对策
  
  当前,出版行业要适应数字化趋势,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整合资源,开发有特色的数字化版本
  对于数字出版所需大量资金的问题,传统出版单位往往缺乏灵活的融资渠道,仅凭自有资金,只能止步于低水平阶段。出版社转企以后,经营管理体制更具灵活性,有利于企业间合作。组建股份制出版公司有利于整合企业间的人力资源,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魄力,建立数字出版平台。资源整合也体现在教辅出版单位内部的优质内容资源的再开发上。传统教辅出版单位必须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在于内容,充分进行内容资源整合,开发数字出版产品。
  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提高研发能力
  教辅出版数字化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即加强掌握数字技术和出版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首先要不断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努力提高编辑的科技素质和应用数字技术的能力,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数字出版复合型人才。另外,通过现代出版企业制度改革,制定和实施对各类人才有较大吸引力的人事制度,引进一批在数字出版方面具有开发管理经验的高水平人才。
  3.出版形式立体化开发
  教辅出版数字化不是纸质出版的简单延伸和扩展,其科技含量更高,形态更加丰富,服务功能的本质更为突出。为此,教辅数字化应利用互联网发展的有利时机,构建网络传播服务平台,实现出版服务功能的转换。如利用资源优势,建设专业的数据库,提供特色服务,进而成为新型的教育服务商;还可在数据库平台的基础上,开辟学习论坛,为教辅出版物的使用者提供交流学习经验的天地。总之,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教辅数字出版亟需通过跨媒体经营的手段整合传统出版资源,并对相关资源实施立体化开发,促进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4.注重赢利模式的探索,寻找赢利点
  教辅出版单位在积极开拓网络市场的同时,要注重可持续性赢利模式的研究,寻找赢利点。这方面不妨借鉴一些成功案例,如山东一些教辅出版公司已经开始采用“教辅订制”模式,打造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教辅”;小学生学习报在河南与移动通讯公司合作,采用套餐模式,开发家长手机报,通过移动公司按月收取订阅费。
  (作者单位系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