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城:美国大众出版业

2011-12-29练小川

出版参考 2011年7期

  “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钱钟书《围城》
  用“被围困的城堡”来形容目前美国大众出版业的窘境,再恰当不过了。而且,“有的人想冲进去,有的人想逃出来”也是现时电子图书对美国大众出版的剧烈冲击的写照。
  有一个想冲进去的人,叫阿曼达·霍金 (Amanda Hocking);另一个想逃出来的人,叫巴里·艾斯勒(Barry Eisler)。
  阿曼达·霍金,家住明尼苏达州奥斯汀,今年26岁,大学退学生,在一个残疾人之家当护理员,为残障人做饭,清理打扫,年收入仅1.2万美元,生活拮据。霍金自幼喜欢讲故事和写作,梦想当个作家。每天下班后,她都要花上8-12个小时努力写作。
  霍金的小说以年轻人为对象,题材与史蒂芬妮·梅尔的《暮光之城》相似,讲的都是吸血鬼、僵尸和巨魔的故事。霍金说,这是她在浏览研究了沃尔玛超市货架上的图书后做出的战略决策,她本人也喜欢看吸血鬼的故事。八年来,霍金一共写了19本书,却没有一家出版社愿意出版。后来,她听说了乔·昆拉特等作者在亚马逊上自费出版电子书的成功故事,大受启发。她想,每天写作12个小时,却无出版社赏识,书稿存在电脑里,反正也没人看,自费出版,放到亚马逊上去,最坏的结果还是个没人看,同现在的处境一样,也没有什么损失。
  霍金自费出版了9本小说,有电子版也有纸质版。3本小说和一部中篇小说定价99美分,其他5本小说定价2.99美元,所有纸质版定价为8.99美元至9.99美元。
  霍金从去年4月15日开始自费出版,在亚马逊和巴诺网上书店售书,5月售出数百本,到10月便卖出2.5万本。霍金向合众国际社记者出示了销售纪录,到12月,她的电子书卖出10万本,今年1月,卖出33.3万本,2月,卖出30万本,截至3月23日,她的9本电子版小说一共卖出了103.768万本。霍金称,她的收入现在将近200万美元。2月,霍金的书登上《今日美国》报畅销书榜。去年8月,她辞职在家全职写作。
  一位《暮光之城》的粉丝说,她在亚马逊书店上搜寻爱情类小说,霍金的小说排名靠前,一看定价才99美分,便不假思索下载到阅读器里。读罢很合口味,随后将霍金的所有小说一古脑打扫了。喜爱霍金的读者表示,她的书得不到文学奖,但是娱乐性强,像零食一样让人上瘾。
  霍金曾对《今日美国》报说:“如果我的书由传统出版商出版,很难说我是否会更加成功。但是我肯定,自费出版对我是相当有效的。”在美国,霍金被视为传统出版濒临穷途末路的象征。不料,3月24日,《纽约时报》报道,霍金与传统出版商签订了一套4本书的出版合同,预付金200万美元。第一本书将在明年秋季出版。
  霍金拿到200万美元预付金消息传出,舆论哗然,多有指责霍金叛变的意味。人们并不称赞霍金乌鸦变凤凰,修成正果,而是质疑她为何要与传统出版社做交易:你已经卖出100多万册图书,收入近200万美元,干吗还要去求传统出版社,将版权交给他们?他们能给你提供什么更有价值的服务?值得放弃这么大的收入吗?
  霍金被迫写了一篇长长的博客,向读者解释。霍金说,我与出版社做这项交易并不是为了钱,至少不是为了拿这200万美元预付金。说实话,如果自己出版这套书,顶多五年,便可以赚到200万美元。我很清楚,将出版权交给出版社而不自己出版,我会损失许多收入。不过,我只给了出版社4本书,我还有其他书可以自费出版。
  霍金说,她图的是职业的稳定。作为一名作家,我永远不会有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不定哪一天,我的书就卖不动了。我也可能写出一本书,不受欢迎,读者不再理我。当然,与出版社签约,并不能改变这个现状。每个作家都有赚不到钱的那一天。但是,霍金以詹姆斯·帕特森为例,帕特森有一本书得到极差的评论,但是读者仍然照买不误,其续集比前一本更臭,评论将该书骂得狗血淋头,可读者还是照买不误。为什么?因为书是帕特森写的。霍金说,我要的就是这种知名度。这样才能有作家职业的稳定。这便是她与传统出版社签约的动机。也就是说,霍金要的是“名”。
  霍金感慨道,出版业真是变了,一个作者与出版社签约,拿到200万美元预付金,大家却怀疑这是否是一项明智之举。
  霍金的4本书,美国6大出版集团争相抢购,经过拍卖,以200万美元中标的是麦克米伦出版集团旗下的圣马丁出版社(St. Martin's Press)。但是,出版社承担了很大风险:4本书中第一本到明年秋季才能出版,那时候吸血鬼这个题材能否继续畅销,谁也没有把握。而且,霍金自费出版的电子书之所以畅销,2.99美元的低定价是一个主要因素。圣马丁出版社采用的是电子书代理制,价格肯定高于2.99美元,届时还会有多少读者购买呢?
  (本文作者系纽约佩斯大学出版系兼职教授,本刊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