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用户的阅读习惯

2011-12-29余人

出版参考 2011年8期

  2010年的360与腾讯之争,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360标榜自己是一切为用户着想,誓死捍卫用户隐私权和知情权;腾讯则声称自己忍无可忍,被逼对抗霸权与垄断。其实,消费者心里都很明白,两家公司不过是利益之争,只是各自打着不同的旗号而已。
  在腾讯强迫QQ用户二选一之时(要么用QQ,要么用360,二者不可得兼),虽然有至少6000万用户为此卸载了360,但未必全都是为了支持腾讯,只不过是为了迁就自己的习惯和舍不得QQ上一大帮聊友。但是腾讯同时也失去了很多用户的信任,甚至因此丧失了众多的用户群,因为很多人因此而明白——腾讯可以在与360的战争中,以强制退出QQ相威胁,自然也会在未来的商业竞争中再次不顾用户的感受而牺牲他们的利益,于是有不少人愤而选择“退出”QQ,转投MSN等即时聊天工具。而360在此次战争中,也未必就获益了,因为它挑起网上的“战争”,影响网上的“和谐”,很多用户无端受到牵连,心中的壁垒还没有化解,后续影响还会存在。且腾讯和360的竞争对手们正暗自窃喜着,他们希望借两位大佬互搏受伤之机,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可以说,这是一个两败俱伤甚至多败俱伤的纷争(消费者也很受伤)。而我想说的,是使用习惯与阅读习惯的问题。
  在腾讯强迫QQ用户二选一之时,它们肯定有“战略”的考虑,也有对自己的无比“自信”,因为已经习惯了使用腾讯QQ工具的用户是舍不得卸载的,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很多铁杆用户已被使用习惯套牢,最后只能忍痛舍弃360,保留QQ。所以说,腾讯在培养用户使用习惯方面是非常成功的,也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
  有一个小故事,说英文打字机上的字母排列也就是现在我们电脑键盘上的字母排列,最初其实并没有什么玄机(并不像后人所分析的那样是根据使用概率的多少来排列的),只是胡乱那么排,后来大家都这么用,用得习惯了,就确定下来了。
  数字时代,有很多东西也是这样,起初并没有什么现成的规则和明显的优势可言,因为一切都在探索中,只要大家习惯了,就会顺理成章。
  很多数字出版公司从战略高度着眼,投入巨资,先入为主,免费或者低价吸引用户,一旦用户熟悉或者习惯了使用它们的产品,就成为它们忠实的客户。商机就是这么创造出来的,规则也是在这种习惯中慢慢形成的。最初的先入为主者就成了习惯、规则的制定者和捍卫者,也因之拥有了话语权和控制权(或许这就是战略——占领先机)。
  比如网络免费阅读已成为众多读者的阅读习惯,有时想想——网站经营商多亏呀,大把地花钱供读者免费阅读。其实不然,网站经营商用免费吸引读者,赚取点击量,用点击量打造自己的品牌,扩大自己的影响,吸引广告商投入巨额广告费,吸引合作者投入新的资金。这是网站经营商的生存之道、经营之道。
  现在不少网站开始或者已经实施付费阅读计划,这对过去的习惯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很多读者对要付费就很不习惯,甚至义愤填膺。然而,如果有一天大多数的网站都需要付费阅读,读者是别无选择的。现在有不少数字出版企业开始培养读者付费阅读的习惯,它们是在培养读者新的使用习惯与阅读习惯,也是在培育未来的市场和未来的商机。
  问题也出来了:现在许多数字出版企业都希望用户(消费者)能遵循它们的“规则”并形成“习惯”,且把这作为一个战略来考虑和实施。那么,用户究竟应该遵循谁家的规则?用户究竟需要形成什么样的习惯?他们愿意形成什么样的习惯?哪家(哪些)企业的战略又更具有可行性一些,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笔者以为,用户并非一味地被动选择,数字出版企业也不可能把自己的“习惯”和“规则”强加给用户。比如,数字出版企业并不能强迫用户形成上网阅读或者下载阅读、深阅读或者浅阅读的习惯,更不可能强迫读者形成或用电脑阅读或用手机阅读、用手持阅读器阅读或依然保持传统的纸质阅读的习惯。而读者除了对某些“仅此一家,别无分店”的东西作被动选择外,他们肯定会在眼花缭乱的各种数字阅读中作切身的体会与分析,最后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或几种,而形成自己的使用习惯和阅读习惯。比如,这样一种阅读习惯:出门,用手机或手持阅读器作浅阅读,快速了解各种资讯,把零碎的时间与精力充分利用起来,也避免了等车、坐车、等人时的孤寂与无聊;回到家,用电脑或纸质图书作深阅读,对感兴趣的资讯作更深入、更详尽的了解与研究,或通过搜索、浏览等其他方式来寻找和阅读自己喜爱的文本与内容。
  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阅读习惯?可能数字出版企业说了不算,用户自己说了也不算,而是在博弈中双方作自主选择。这或许是一种发展趋势。而我们的数字出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研究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趋势等,然后以此为依据开发、改进、完善自己的产品,而不是强迫读者与用户形成符合自己企业利益的使用习惯与阅读习惯。这是“顾客就是上帝”在数字时代的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