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从“走出去”向“走进去”推进
2011-12-29朱昌爱
出版参考 2011年17期
在国家“走出去”战略推动和政策扶持下,近年来,各出版单位积极推动海外发展战略,尝试各种出版“走出去”经验和模式,并向“走进去”推进。
加快出版“走出去”
“十一五”期间,各出版集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在各类国际书展、文化玩具展、国际交流活动,版权贸易、文化产品出口、印刷服务出口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文化“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
版权输出总量逐年递增。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的有力推动下,全国版权输出总量实现快速增长,仅2010年一年即实现版权输出数量近5000种,版权引进与版权输出比例逐渐缩小,有些地方出版集团首显版贸顺差,很多图书逐渐进入欧美主流市场,在海外影响越来越大。
图书及文化产品出口大幅增长。各出版集团通过自身开发、国内外业务代理、海外渠道合作等模式,每年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游戏出口、电子文化装备制造出口等近亿美元,产品已进入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品通过B2B、B2C等模式直接进入海外超市、商场等,有些文化内容随电子文化产品直接进入海外家庭。
印刷服务出口发展迅猛。除一直具有传统地位优势的沿海地区国际印刷企业外,很多地方出版集团积极尝试开拓印刷及文化服务外包业务,成立专门的国际印务公司,承接海外各类图书、期刊等文化产品印刷业务,安徽等地正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文化产品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推动出版“走进去”
“十一五”期间,各出版集团积极实施由项目“走出去”带动实体“走进去”发展战略,文化企业“走出去”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通过独资、合资、合作、收购、参股等合作方式,在境外直接办出版社、印刷厂、书店、文化技术装备制造基地等,并逐步呈现以下特色:
注重海外布局,地域不断拓展。随着出版企业“走出去”数量的不断扩大,文化国际营销网络逐渐建立,除在港澳台地区和韩国、日本、新加坡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外,各出版集团以世界汉文化圈和西方主流文化市场为重点,积极开拓欧美、非洲、大洋洲等国际市场,出版“走出去”的国家和地区数量不断增多,地域不断拓展。
注重资源优势互补,模式不断创新。各出版集团在“走出去”实践中,结合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注重双方资源优势互补,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的“走出去”模式和途径。中国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江苏凤凰出版集团等先后扎进海外市场,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在境外办刊、办报、办社、办厂、办店、办孔子学院等,“走出去”模式不断创新。
注重“本土化”实效,内容不断扩大。除传统出版形式外,各出版集团根据不同国际市场及文化需求,积极推动印刷、实物、电子文化传媒、数字新媒体、文化服务外包等各类形态的产品走进海外市场,从产业的各个领域深入推广中华优秀文化。
注重长远发展,文化输出平台功能凸显。随着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出版“走出去”逐渐由单个企业、项目“走出去”,发展成为由国内1-2家大型出版集团率先在海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基地、中国文化城、文化分拨中心、教育培训机构等,以此搭建中国文化集中输出平台,帮助中国更多的出版、文化企业“走出去”,如安徽出版集团在波兰建立的东欧分拨中心,在斯洛伐克建立的电子文化传媒产业基地,江苏凤凰出资联合相关机构建立美国佩斯大学孔子学院等。
建议与思考
政府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当前,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已初具规模,但总体上还处在探索阶段,特别是企业自身海外生存和赢利能力还很弱。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出版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帮助出版企业在海外立足、发展、壮大,帮助企业探索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走出去”发展和生存模式。
企业要进一步创新内容和模式衍生“走出去”产业链。随着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的不断涌现,全球出版业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与变革。出版“走出去”要进一步创新内容和模式,加快新技术在传统出版领域的应用,促进文化国际跨媒体合作,如出版与影视,内容与技术,实体与网络的结合等,从内容深度和广度上积极加快发展步伐,加大文化融合力度,促进中西方文化的深层次交流。
“走出去”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培养。“走出去”要有产品、有渠道,但根本上要有一支专业化人才队伍。目前,对外合作人才已经不能仅仅限于外语、出版专业知识、版权贸易知识的掌握,还要同时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懂国际法律、政策、环境。政府要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每年定期安排出版企业里优秀的版权经理人到海外培训学习;同时出版企业要为一线的版权业务人员搭建平台,定期安排参加各类国际专业书展,并提供相关行业知识和国际法律法规培训等机会,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走出去”人才队伍。
(作者单位系时代出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