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图书市场分析
2011-12-29司昌静马军
出版参考 2011年19期
我国物流的发展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基本同步,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物流类论著应运而生,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
第一个阶段(1978-1988年)为物流概念引进、物流思想启蒙、物流知识宣传教育阶段。期间,我国老一辈物流研究学者王之泰、吴润涛、靳伟等的学术成果相继问世。例如,王之泰的《物流浅谈》;吴润涛、靳伟等翻译的第一部物流译著——《物流手册》,李京文、徐寿波主编的《物流及其应用》都是典型的代表,为后来的物流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1988-1998年)为物流理论研讨、观念转变、实践探索、起步发展阶段。此间,王之泰的《现代物流学》、吴清一的《物流学》是影响力比较大的两本著作。
第三阶段(1998年至今)为经济快速发展、内外贸活跃、流通改革加快、物流火暴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物流学术研究激流勇进,物流图书著作朝气蓬勃。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我国出版的物流类图书约300种,2007年约360种。预计2011年,出版的物流图书将达400多种。
一、物流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物流图书具有专业性强、学科交叉、知识更新快等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深入分析我国物流图书发展状况,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专家型的作者队伍贫乏,图书整体质量不高。物流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具备物流领域造诣深厚的专家不多。同时,在竞争的压力下,出版社相互间挖作者资源,使得相对比较专业的作者、专家同时为几个出版社撰写同类图书,从而导致图书改头换面重复出版现象严重。针对这一问题,从经济节约、效率效益最大化的角度考虑,形成几家专业型的物流类图书出版机构将是一个较好的途径。
2.物流图书前沿性的知识太少,理论深度不够,原创性作品较少。“物流热”带来的物流图书出版热,使得全国各出版机构纷纷拥入,图书选题越来越多,但图书内容、读者定位相差不大;各高等院校出版社根据本校物流课程设置,自行组织本校教职员工撰写物流专业课图书,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这需要出版机构严把选题关。
3.实操型、前瞻型、先进型、应用型物流图书较少。有些企业从商业机密角度出发,对核心技术、管理理念的介绍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只是皮毛,使得图书的应用性不强。从应用的角度考虑,能够得到企业从业人员的广泛参与,才能够促进物流图书理论与实践的良好结合。在这方面,对出版机构是一个极大的考验,也是今后物流图书开发需要加大攻关力度的着力点。
4.物流的专业图书体系尚未形成。在我国,物流学科是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起来的,还处于成长上升期,物流学科体系还不健全,系统的物流图书体系还未能建立。同时,我国在物流教育方面相对落后,物流专业设置滞后,物流教材建设缺乏系统性等因素是阻碍物流图书向更高一个层次发展的致命弱点。
5.企业物流图书、教学物流图书两条腿走路的弊端依然形势严峻。从长远来看,两者的有机结合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生产力进步的强力助推器。
二、发展展望
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向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对物流前沿理论的需求十分迫切;国家有关部门也加大了政策支持和关注力度,为物流学术的研究、物流成果的形成与转化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和条件。物流学术研究的前景和市场看好。
1.单纯纸介质图书向纸介质和数字化产品结合的立体化方向发展。包括电子出版物、光盘媒介物等,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不同介质传播,受众面读者更为广阔。数字出版发展势头强劲,专业图书数字出版也迫在眉睫,是大势所趋。
2.理论深度加大,实务性图书增加。“中国物流专家专著系列”“供应链管理专家专著系列”“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前沿译丛”等系列套书是全国高校物流专业课题研究人员、企业一线从业人员根据多年来工作的所得所获,集结出版的原创性强、学术价值高、实操性较强的物流图书,将深受读者欢迎。
3.教育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部门组织成立高等学校物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等职业教育物流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从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组织开展物流高等教育学科体系建设的研究,提出物流类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并制订出物流管理专业、物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同时,组织一批由国内外著名专家新编或修订各学科专业系列教材及配套教辅,以适合专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需求。
综上所述,物流行业的发展空间广阔,能够为物流图书的孕育培养提供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