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营造意境 增添诗情
2011-12-29祁晓锋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1年11期
散文取材广泛,联想丰富,不受时空限制,主题明确而集中。散文的艺术手法多样,或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事,因事见情;或寓情于物,托物言志。笔者在此仅从营造意境的角度介绍一些散文表达方式的运用技巧。
一、绘形绘神,为情造境
这种方法是作者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感汇集起来,融注到一个或一串意象中,创造出一个景中有情、借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画面,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如2010年高考江苏一考生作文《绿色生活》中的文段:“冬天已过,春暖始来,大地回春,万物复苏。深埋于黑土之下一冬的小草,如今已悄然蹿出头来,沐浴春风,畅饮春雨。呵,我怎能把小草忘记!草儿的颜色……啊,只有那一抹翠绿,才配得上这生机盎然的小草。任你寒风凛冽,小草无畏;任你万人踏过,小草不惧……思索间,笔动间,一丛丛生命顽强的绿草已映满眼帘。啊,好一幅青草人生的生命之画,好一派翠绿色的生活。”春回大地,春风吹拂,小草铺地,满眼翠绿,“我”于其间作画,作者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一个“情化的自然”,情感渗透于景物描写之中,造成一种情景相生,物我双融的境界,有力地表达了自己对绿色生活的向往这一主题。
二、联想深化,开拓意境
这种方法就是在描写此时此地的景象时,联想到彼时彼地的情形,实现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的融会贯通。文章有了这样的融会贯通,便有了感受的加深和思想的升华,便增加了诗意的芬芳。如一篇写父爱的优秀学生习作,作者先写父亲的辛劳和微微弯曲的背影,然后又联想到父辈的形象,这就将对父亲的歌颂升华为对父辈的歌颂,感情更为真挚,主题更为深刻。
考生也可以采用即点放射的方法,即由一点生发开去,信笔游走,恣意挥洒。如钱钟书先生的《论快乐》即是如此。钱先生学贯中西,下笔沟通古今,各种掌故、妙喻蜂拥笔端,将别人的奇谈、自己的妙悟紧密联系。在这里,“快乐”这一论题只是钱先生思维的导火线,它点燃灵感,让学识、智慧绽放成火树银花。这种写法常见于学者散文,余光中把这种散文叫做“表意”散文。
三、倒叙描述,含蓄深情
倒叙式描述就是先高度概括地点出人物,再描述人物的具体行为,最后点明人物的具体身份及其行为的思想意义。这种方法颇似拍电影,先是远镜头,然后是中景、近景,最后是特写镜头,人物由模糊到清晰,感情由含蓄到深沉。如2010年高考湖北一考生作文《幻想照亮生命》中的一个片段:“一位成功者,一位在娱乐圈里堪称一哥的红人。十七岁的他怀着成为明星的幻想,奔走在奋斗的路上。洗车场里有他任劳任怨的身影,摄影棚中有他台前台后的艰辛。他终于站在了闪耀的聚光灯下,用真功夫征服了无数中国观众。他的名字叫成龙,是幻想让他焕发出生命的光彩。”文段先以“一位成功者”“一位在娱乐圈里堪称一哥的红人”两个短语高度概括地点出人物,接着描述人物的奋斗和成功,最后点明人物的真实身份,并点明中心:是幻想让他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四、“当”式排比,意蕴丰富
魏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了一个时代,也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而文中那一段“当……”式排比句直到今天仍然为中学生所喜爱。如一篇优秀的考场佳作中的片段:“当人们从儒、道、墨、法的典籍中探究为人之道,当人们从司马迁的竹简中开启历史的明镜,当人们从唐宋八大家的作品里顿悟文章之法,智慧便开始滋润人们干涸的灵魂,给灵魂注入诗意。当人们从陶渊明的菊花中思索隐逸之士的情怀,当人们从史铁生的地坛中感念生与死的变迁,当人们从梭罗的瓦尔登湖畔获得人生的宁静,思维便开始给心灵插上翅膀,让心灵翱翔于诗意的天空。我们从阅读中收获智慧,学会思考,我们在阅读中懂得诗意地生活。”文段前两个长句均以一组“当……”式排比短语充当句子的状语,意蕴丰富,朗朗上口。
五、变换人称,与你对话
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由单纯的事实叙述变成与材料中的人物对话,这也是散文常用的表达方法。这样既有客观事实的叙述,又有“我”的直抒胸臆,行文自如,叙议两便。如2010年高考北京一考生的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的片段:“人们批评你眼高手低,为什么就不学学身边的人呢?比如三姨,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她从学车床开始,一步一个脚印,经过多年打拼,终于熬成了让人羡慕的小老板。我知道,你听不进这些批评。三姨和你的父母们没有多少文化,很像鲁迅笔下的闰土,命运把他们安排在哪里,他们就会在哪里扎根生长。而你接受过现代教育,自然难以像他们那样顺从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你和‘迅哥’一起读书,然而‘迅哥’远走高飞了,你却无法走出‘鲁镇’。胸怀“迅哥”之志,身却难离‘闰土’之乡,你能不痛苦吗?”采用第二人称叙述方式,与人物直接对话,娓娓而谈,让人读来备感亲切。
■
目 送
□龙应台
华安上小学第一天,我和他手牵着手,穿过好几条街,到维多利亚小学。
很多很多的孩子,在操场上等候上课的第一声铃响。小小的手,圈在爸爸的、妈妈的手心里,怯怯的眼神打量着周遭。
铃声一响,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个婴儿同时哭声大作时,你仍旧能够准确听出自己孩子的哭声。华安背着一个五颜六色的书包往前走,但是他不断地回头,好像穿越一条无边无际的时空长河,他的视线和我凝望的目光隔空交汇。
我看着他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
十六岁,他要到美国作一年交换生。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
他在长长的行列里,等候护照检验;我就站在外面,用眼睛跟着他的背影一寸一寸往前挪。终于轮到他,在海关窗口停留片刻,然后拿回护照,闪入一扇门,倏乎不见。
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
现在他二十一岁,上的大学正好是我教课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我的车。即使同车,他也会戴上耳机──只有一个人能听的音乐,是一扇紧闭的门。我能想象,他的内在世界和我的一样波涛深邃,但是,我进不去。一会儿公交车来了,挡住了他的身影。车子开走,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我慢慢地、慢慢地意识到,我的落寞仿佛和另一个背影有关。
博士学位读完之后,我回台湾教书。到大学报到的第一天,父亲用他那辆运送饲料的廉价小货车长途送我。到了我才发觉,他没开到大学正门口,而是停在侧门的窄巷边。卸下行李之后,他爬回车内,准备回去,明明启动了引擎,却又摇下车窗,头伸出来说:“女儿,爸爸觉得很对不起你,这种车子实在不是送大学教授的车子。”
我看着他的小货车小心地倒车,然后噗噗驶出巷口,留下一团黑烟。直到车子转弯看不见了,我还站在那里,一只皮箱旁。
每个礼拜到医院去看他,是十几年后的时光了。推着他的轮椅散步,他的头低垂到胸口。有一次,发现排泄物淋满了他的裤腿,我蹲下来用自己的手帕帮他擦拭,裙子也沾上了粪便,但是我必须就这样赶回台北上班。护士接过他的轮椅,我拎起皮包,看着轮椅的背影,在自动玻璃门前稍停,然后没入门后。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场。
火葬场的炉门前,棺木是一个巨大而沉重的抽屉,缓缓往前滑行。没有想到可以站得那么近,距离炉门也不过五公尺。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内。我掠开被雨淋湿了的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选自《目送》,有删改)
点评
文章前半部分是写母亲关注儿子,展示的是成长的儿子“渐行渐远”;后半部分是作为女儿关注自己的父亲,展示的是生命的逐渐逝去。这样安排使文章结构清晰。文章还运用了多重对比的手法:既有儿子对母亲依恋与决绝的纵向对比,也有儿子决绝和母亲凝望的横向对比;既有“我”离开父亲时的决绝与对儿子的凝望形成的前后不同的纵向对比,又有与儿子离开“我”时的决绝互相映衬。正是这些或对比或映衬的手法把作者的情感推向深处。
■
早
湖南一考生
处在这个陌生的小城镇里,我一直都在怀疑到底有没有所谓的“早”。没有昼夜,大街上一天24小时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盖过那启明的晨星,封闭式的房子关上窗帘便是夜。已是凌晨三点了,舞厅里帅哥靓妹还在狂歌劲舞。在这一座座不夜城里,还有早吗?
可是我依旧相信着,因为有两盏微弱的灯在向我证明着,向我诉说着。
“嗒嗒,嗒嗒”的声音,伴着疲劳的节奏,母亲又早起了。习惯性的扭开那盏台灯,她继续工作了。不停地在一台缝纫机上加工一副副手套,一副手套一毛二。没有深厚的知识素养,没有精明的商业头脑,母亲能做的便只有这个了,而对于这几乎没有要求的工作,所需的只有时间了。所以对于母亲来说,“早”特别重要,它像是观音大士给予我们这孤单的母子俩在陌生城市生存的法宝。
“早”就是缝纫机打在粗糙布匹上弹起的灰尘,“早”就是唤起母亲劳作的催命符,“早”就是母亲那双粗糙的手。“早”就是绝望。
“微弱”的台灯像一位妈妈,轻轻唤醒了它处在另一个房间的儿子。另一盏台灯亮了,是的,我醒了。和母亲一样习惯早起的我,抚平了昨日折起的书角,开始大声朗读起英语课文。和母亲的疲惫不同,我充满着干劲,一个个字母地反复拼读,一个个单词地反复记忆,一篇篇课文地反复朗诵,使在绝望中的母亲和我看到了希望。
此时的“早”便是那反复默写着的单词,此时的“早”便是那英语书折皱的书页,此时的“早”便是微弱灯光下坚持不懈的我。“早”就是希望。
我坚信着,我处的地方是有“早”的,因为母亲需要我的“早”带她离开那个以后将不属于她的深渊,离开她生活已久的绝望。我相信有“早”的,因为“嗒嗒”的机械声已深藏在我的心底,我要用“早”为它带来希望,使它早点休息。
“早”便是希望,让处在贫穷中的我和母亲看到启明的晨星;“早”便是希望,让母亲告别那永远处在绝望中的地方。
“早”,我自信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是有的,因为母亲和我都在证明着。
点评
能够从“人人心中有”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出“个个笔下无”的真情故事,这便是本文获得满分的重要原因。从散文的表达方式方面考虑,本文有两点特别值得考生借鉴:
一、借联想营造文章意境。文章由三幅城市生活图景构成,一幅可谓“早晚无序图”,另外两幅则为“妈妈早织图”和“学子早读图”。作者首先勾勒出城市生活的无序,叙写对“早”存在的怀疑;然后通过相反联想,展现母亲早织的图景,再借相似联想,展现自己早读的图景;最后指出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早”是存在的,因为母亲和“我”都在证明着。在这里,“早”是一种生存状态,也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象征着普通人的努力和奋斗。文章正是通过联想将三幅画面组织在一起,形象地凸显了寻常人的艰辛和不屈,歌颂了昂扬向上的时代精神。
二、用真情描绘有我之境。文章的三幅图景构图并不复杂,但情景交融,颇具艺术感染力。“早晚无序图”只有几个简单的元素,但由于选例典型,十分传神地描绘出城市生活时序错乱的情形。在“妈妈早织图”中,一盏台灯,一台“嗒嗒”作响的机器,一双粗糙的手,将妈妈辛劳的形象展示了出来;在“学子早读图”中,一个昨天折起的书角,还有一遍遍的朗诵记忆,将“我”的奋发形象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
绿色宜人何处有
绿色生活?说来多少有些可怜、可笑。在我沉思这个话题的时候,窗外北教学楼建筑工地上不时传来金属建材的撞击声和电钻声;一批砖石正码放在我们的窗下,遮住了那几棵灰扑扑的小树,于是这最后一点绿色也被淹没了。
很多人生活在城市里,一边享受着现代化带来的富足优越,却又一边抱怨着钢筋水泥堆砌的冷漠与隔阂。然而又真有几人能放弃灯红酒绿的繁华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呢?地道农民那满面的辛酸与风霜,已足以让人望而却步。
nDG9CzBVihnSOu+u5KZpaw== 有时觉得山那边风光无限,只不过是因为山太高,永远都爬不过去。现在政府修改了节假日的安排,除了春节,又有“五一”“十一”的长假,有了闲又有了点儿钱,旅游便平地惊雷般火暴起来。有人说,旅游就是城里人往乡下去,乡下人往城里来。是啊,许多富贵闲人都说“去感受一下绿色生活嘛”,语气中透着那么些奢侈的味道。
每年“十一”,许多人家喜欢一家三口邀着几家好友去云南。出发前,他们会兴奋得整晚睡不好,闭上眼睛就都是书本上描述的鸟语花香,袤原奇峰。但是真正到了云南,便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个风景点。孩子们迷上一个又一个的游戏设施;妈妈们每天构思穿哪套衣服摆什么姿势照相;爸爸们则一边辛苦地运输着妻子儿女,一边不断接听着手机里的长途电话,处理大小生意事务。在匆忙与喧闹中,自然不过是模糊的背景,就像相片里,有人有风景,但自己不在景中。
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自缘身在此山中。”西方谚语说,城堡里面的人要出来,城堡外面的人要进去。这是千真万确的。其实城市里,生活中并非没有绿色,而是我们缺少了发现绿色的眼睛和感悟绿色的心。只要心中有山水,何处不风光?既然注定要奔波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寻找梦想,就不要一味遥想远方。一枝早绽的桃花,只要它美,它真挚,又为何拒绝来自街心公园的春天?一颗孤单的星辰,只要它笑,它闪烁,又何必深究它是否展露于被污染的夜空?一串柔美的涟漪,只要它纯,它清澈,又何妨它是在水泥圈住的湖心荡漾?
每当我站在这城市高楼上打开窗,让微风吹在脸上,看静静沉落的夕阳,我闭上眼总能触摸到梦想中的远方,别说我阿Q精神,我是真的感到了绿色生活的幸福。
升格指导
本文有对城市建设破坏绿色生活的谴责,有对陶醉在灯红酒绿生活中的批评,有对交通便利的肯定,有对旅游中种种行为的否定,有“绿色生活就在心中”的议论,而这些内容到底谁为主,谁为宾,谁为谁服务,作者却心中无数,因而主题也就不甚明了。建议以“心中有山水,何处不风光”为主题,然后根据这一主题增删内容。
文章开篇写自己在教室里深思,窗外不时传来建筑工地上金属建材的撞击声和电钻声,“此时此地”交代明确,这为放飞思绪准备了立足点。但下文未能顾及立足点进行议论抒怀,因此内容虽丰富,却是一盘散沙。建议将情感转化为线索,设置一个特定的情境,引发自己的感触,通过见闻感受完成思想转变。
■
绿色宜人何处有
□王世友
“我在母亲的怀里,母亲在小舟里,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我在三楼的教室里吟诵着冰心的小诗,幻想着明月大海,突然,咚—咚—咚,呜—呜—呜,窗外传来阵阵金属的撞击声和电钻的咆哮声。原来是北教学楼建筑工地上正在紧张地施工,一批砖石正码放在教室的窗下,遮住了那几棵灰扑扑的小树。于是,这最后一点绿色也被淹没了。
我逃离教室,顺道去探望病中的朋友。他长期住院,然而此时却神采奕奕。我问他秘诀,他却要我陪他到后院走一走。说是后院,其实不过是一片有些荒凉的土地。不知是否被人遗忘,这里竟没有铺水泥砖石,地上是由野草织就的厚厚的地毯。中间的一方小水塘,在微风中荡漾着柔美涟漪。我眼前一亮,平时从不在意的平凡景物在此时竟让人异常激动。他侧脸望我,笑着说:“你看那边——”那是一棵树,有叶无花。因不是花期,它在缄默中有种孱弱的美。“是谁种的?”我掩饰不住自己的兴奋与惊奇。他脸上是经受太多病痛折磨后平静释然的笑容:“不知道。只是去年冬天下雪的时候,它开了,全医院的人都来看,有的站在病房门口,有的背着医生偷偷跑来,只是想闻一闻花香,那一次花开,所有人都是幸福的模样。”从他温柔与幸福的目光中,我似乎找到了自然之所在。
想起去年“十一”长假时的旅游,我认识的许多人都喜欢一家三口或邀几个好友,一起赴云南或是到别的地方去亲近大自然。出发前,他们会兴奋得整晚睡不好。到了云南,他们便马不停蹄地穿梭于各个景点。孩子们迷上了一个又一个的游戏设施;妈妈们每天构思穿衣照相的姿势;爸爸们则忙于接听着长途电话,处理生意上的事务。在匆忙与喧闹中,自然不过是模糊的背景,就像相片里有人有风景,但自己却不在景中。
人们特意寻找自然,却往往与自然擦肩而过,而一个身在病房里的人却找到了自然。其实城市并非没有自然,只是我们缺少了发现自然的眼睛和感悟自然的心。只要心中有山水,何处不风光?既然要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寻找梦想,那就不要一味地遥想远方。一枝早早绽放的桃花,只要它美丽,人们又何必拒绝来自街心公园的春天?一颗孤单的星辰,只要它闪烁,人们又何必深究它是否出现于被污染的夜空?
我回到三楼的教室,打开窗,让微风吹在脸上,看静静沉落的夕阳,静静地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升格点评
修改后的文章围绕一个中心写作,使主题更突出。本文开篇交代身处三楼教室,突出“此时此地”,为主题奠定方向,同时与建筑工地的喧嚣形成强烈对比,凸显作者的不满情绪,为下文的“逃离”作铺垫。接着写因不满现实环境而离开教室去看望友人,从正面涉题;再联想长假旅游之事,由实而虚,从反面涉题;最后抒情议论,揭示题旨。文章各部分内容互不重复,共同指向“绿色生活在心中”这一主题。
■
1.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而描写的画面,后附点评。认真品味四位同学的文字,其中点评不当的一项是( )
A.竹林里传来喧哗声,是洗衣的少女回来了,她们涉世未深,是那样的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真令人羡慕。
——描写不足,缺少画面感和镜头感。
B.傍晚时分,洗衣的少女们从河边结伴归来,一路上唧唧喳喳,说个不停,声音穿过竹林,消失在无边的黑夜里。
——画面的意境与诗句的意境不符合。
C.月光下洗衣归来的少女是美丽的,也是圣洁的,可是,我的同龄人,你们不能永远行进在月光下,总有一天你们得走出月光,走进现实。
——情理并重,意境优美。
D.月光在竹林中洒下斑斑光点,少女洗衣归来,笑声如银铃摇动般响亮,穿过寂静的竹林,在晚风里久久地回荡。
——绘声绘色,融情于画面之中。
【参考答案】C(重在议论,缺少对情景交融的描写,有“意”无“境”)
2.下面的材料讲述了季羡林的故事,很是感人,请用倒叙式描写的方法加以转述,使之有意蕴。
北大副校长季羡林已是七十岁的老人。入学报名时,有新生见他在报名处,误以为是校工,就请他代管路边的行李,自己办事去了,一办就是两个小时。季老信守承诺,在风中站了两个小时。后来得知季老的身份时,新生不禁惶恐,而季老慈爱地拍了拍他的肩头,笑着走了。
【参考答案】一位智者。
一位能用他那白发捋起岁月的老人。
秋风瑟瑟中,守护着一个行李箱的承诺,一站就是两个小时。当行李箱的主人得知老人的身份后,不禁惶恐,而老人却笑了,慈爱地拍了拍他的肩头。
老人就是季羡林。诚信,沉甸甸的财富,如岁月般深深镌刻在这年逾古稀的白发老人心中。除了感动,我们还能说些什么。
■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人是世界上最丰富而又最贫乏、最高尚而又最卑劣、最美丽而又最丑陋的动物。
在你的眼里,人是什么样的?请以此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这个话题的写作空间很大,考生可从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中精选出自己对“人”的独到认识,在立意上出新。既可以写“灵与肉的协调、情与理的平衡、言与行的统一”,也可以写“卑劣与龌龊、迟钝与愚笨、麻木与不仁”;既可绘生活的浪花,着意在情节上出新,把人的本性揭示得淋漓尽致,又可精选求学的见闻,以一根红线串起如花似锦的材料,在含蓄蕴藉中展示人性的多姿多彩;还可缀名言妙句,发千古之思,对人的美德或劣根性予以颂扬或鞭挞,提出自己的见解。